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竹林七贤指的是哪七个人
竹林七贤指的是哪七个人
更新时间:2025-05-25 20:43:55

(1)竹林七贤指的是哪七个人

1、嵇康,嵇康(224年-263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2、阮籍,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3、山涛,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4、向秀,向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魏晋时期的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昭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后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泰始八年(272年)去世。

5、刘伶,刘伶(生卒年不详,一说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

6、王戎,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张方劫持惠帝入长安后,王戎逃奔陕县。永兴二年(305年),王戎去世,年七十二,谥号“元”。

7、阮咸,阮咸(生卒年不详),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人。魏晋时期名士,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

(2)竹林七贤是谁

1、他们七人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2、“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因常在竹林喝酒,纵歌,肆意畅饮世人称之为竹林七贤。

3、“竹林七贤”代表魏晋时代文学的最高水平。可以说,七贤代表了魏晋时代精神,他们蔑视礼法、崇尚自然、率性而为,有着魏晋鲜明的个性与特征。

4、“七贤”相聚的时间大约在“正始时期”(正始是魏理宗曹芳的年号)的后期,地点在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一带,魏晋时期的焦作如今天的千岛湖。

5、“竹林七贤”应该是当时引领时代的人士,在中国政治上最不稳定,社会上苦不堪言的时代,他们涂脂抹粉,服药行散(相当于现在的摇头丸),弹琴咏诗,饮酒长啸,举止惊世骇俗,后人称这种行为为“魏晋风度”。

6、可以说,“竹林七贤”给我们贡献了一种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风度”,也就是“七贤”在文化上为我们今天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生活情趣、充满文人意蕴的生活情趣。

7、他们的思想、生命哲学和洒脱不羁更让后人景仰,对人生哲学、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发现等构成了一幅独异的历史画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3)竹林七贤顺口溜记忆法

1、竹林七贤顺口溜:无疾很健康,常弹广陵散;心软不着急,长啸很神奇;小阮挺空闲,琵琶改成阮;山水何涛涛,司徒官不小;一向不作秀,庄子他注就;流传有神灵,好酒喝不停;王家何荣耀,卖梨核去掉。

2、无疾很健康,常弹广陵散:前面半句就为两个字,疾和康,合起来就是嵇康。嵇康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通晓音律,擅长弹奏广陵散。而且书法、绘画、诗歌、散文无一不精。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

3、心软不着急,长啸很神奇:有软有急说的是阮籍。阮籍是建安七子中阮瑀的儿子。他也是不愿意做官,但他与嵇康不同,不是一味拒绝,而是专找闲差。为了避祸,他不惜整日酩酊大醉。可最后还是免不了要为司马昭的篡位写一份《劝进表》。

4、小阮挺空闲,琵琶改成阮:小阮就是阮籍的侄子阮咸。小阮最牛的也是音律。他擅长琵琶,甚至把琵琶都给改了,改成一种圆肚子长颈的琴,这种琴后来就被叫做阮咸,最后被简化成“阮”。

5、山水何涛涛,司徒官不小:山涛其实是竹林七贤中岁数最大的,也算是召集人。山涛四十岁才开始做官。是位政治家,以道德及荐人闻名。虽然后来因为推荐嵇康出仕,被嵇康写了绝交信(《与山巨源绝交书》),但在嵇康临死前,却把儿子托付给他。竹林七贤中有两人最后官至司徒,就是山涛与王戎,山涛号称推荐逾百官,无一不称职。

6、一向不作秀,庄子他注就:前半句引出的就是向秀。向秀在当时论思想、文学都算是大家。主张名教合一,尤爱庄子。后面说的“注就”的意思就是现在大家看见的《庄子》就是向秀和郭象注的,而且以向秀为基础。向秀也做官,官至散骑常侍,但出工不出力,挂名不干活。

7、流传有神灵,好酒喝不停:这就是说刘伶了。要说天天喝酒也能让自己喝得名垂青史,刘伶的确是千古奇葩,比李白还牛。刘伶喝酒的名气太大,以至于掩盖了他诗文的名气。不过他最出名的一篇文章,叫《酒德颂》,还是离不开这个酒。

8、王家何荣耀,卖梨核去掉:这是说的最后一位,据说是七贤里的俗物,叫王戎。虽然曾位列七贤之一,但王戎很能做官,一直做到司徒。而且他宦海浮沉很有一套,也很有胆色,八王之乱中颠沛流离,枪林箭雨中也能谈笑自若。不过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王戎的吝啬。他家有品种极好的梨,他卖梨时担心别人买回去种,于是在卖梨前令人把梨核儿统统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