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共工触山小古文
共工触山小古文
更新时间:2025-05-24 18:30:42

1)共工触山小古文

1、昔xī者zhě , 共gòng工gōng与yǔ颛zhuān顼xū争zhēng为wéi帝dì , 怒nù而ér触chù不bù周zhōu之zhī山shān , 天tiān柱zhù折zhé , 地dì维wéi绝jué 。 天tiān倾qīng西xī北běi , 故gù日rì月yuè星xīng辰chén移yí焉yān; 地dì不bù满mǎn东dōng南nán , 故gù水shuǐ潦liáo尘chén埃āi归guī焉yān 。

2、翻译: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大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地的大绳子也断了。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向东南方向下塌,所以江河道路上的流水尘埃都在这里汇集。

2)怎样教三年级孩子学小古文

1、读诵,感受语言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小学阶段的小古文短小精悍、文质兼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读诵既能让学生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又能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日积月累,还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所以,小古文教学时应重视读诵积累,让学生在读诵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体会古文的韵味,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古文。

怎样的读诵能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进入到文言文美妙的世界中去呢?小学生刚开始接触文言文,教师可以通过范读的方式进行熏陶,让学生感受小古文抑扬顿挫的音韵美。小古文与我们的语言习惯不同,深奥难懂,刻意地帮助学生理解每个字词句的意思,会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小学阶段可以采取不求甚解的读诵法,不必关注个别字词的意思;还可以采用想象读诵、分角色读诵等多种方法,如读诵《两小儿辩日》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两小儿进行辩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俗语道出了小古文的学习方法。可见,读诵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是理解文意、思想的前提。

2、问思,掌握学习方法

高效提问能开启思维之门。有一定深度和挑战的问题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通过静思细想,学生的思维会经历“愤悱、碰击、迷茫、开朗”的过程。最终,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得到提升。

问思,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教师点拨问,学生思考和回答;二是学生质疑。小古文教学中,对字词的理解可以先由学生质疑,通过查找资料、同学互助、向教师请教等方法解决。小学阶段的小古文,学生能说出大体意思即可。对于文意、主旨、精神等方面的理解,可以根据年级的不同,采取教师点拨问、师生共同质疑的方式完成。教师的点拨问也是教给学生学会提问的一种示范,让学生学会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从而打开思维之门,理解文本的意图。如《两小儿辩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题开始提问:“两小儿的观点各是什么?两小儿的观点为什么会有所不同?辩的结果如何?”学生在“提问—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就可以轻松地理解课文内容。此时,教师就可以进一步追问人物形象:“你认识了怎样的两小儿?”会问、能思,这样的方法能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提升。

3、悟仿,提升情趣能力

悟,即悟出文章思想,悟出人物形象、精神,悟出道理……仿,即仿写,情景再现,也指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悟仿,能让学生从小古文中获得情感的熏陶,得到精神上的提升。

小学阶段的小古文教学,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可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延伸。可主旨探究;可语言比较;可人物形象比较,如教学《菊》,可以延伸到《荷》,两者进行比较阅读;可情景再现,如学习小古文《芦花》中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这两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尝试口述一下这样的美景,然后再配以视频再现相关情景;可补白、仿写,如学习《杨氏之子》中“此(杨梅)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时,学生可以进行思维冲浪,将其仿写成“未闻金橘是夫子家果”“未闻章鱼是夫子家鱼”……最终都能达到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

4、读诵、问思、悟仿能有效地让古色古香、纯朴典雅的小古文真正走进学生的思想深处。不过,小古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的地方。

3)嘉峪关景点有哪些

1、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的美称。

2、祁连山。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有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是庞大山系,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祁连山系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

3、关城。

长城的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长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

4、七一冰川。

“七一”冰川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116公里处的祁丰藏族乡境内祁连山腹地,是整个亚洲地区距离城市最近的可游览冰川。它是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的科技工作者和原苏联冰川学专家于1958年7月1日发现,并以发现日期命名的一座高原冰川。该冰川斜挂于坡度小于45°的山坡上,冰层平均厚度78米,最厚处达120米,冰峰海拔5150米,冰舌前沿海拔4360米。

5、九眼泉。

现在的主要建筑建于十九世纪末。新疆七成王国的国王压库普拜戈为了王国的军事事业建的。建国后经三次翻修扩建,九眼泉池成一字排列,每个泉口都安装有五角形柜架围栏,泉水清澈见底,泉涌如沸,微波涟漪,远望如九星列队,赏心悦目,泉水清澈纯净,水量丰富,水质好已开发为饮用矿泉水,九眼泉与燕子山相互依傍,山清水秀,草林繁茂。

6、新城魏晋壁画墓。

位于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的新城乡戈壁滩上,已发现有1400多座砖墓群,多是魏晋时期(公元220-419年)的地下壁画,规模庞大,有“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之称。在已开掘的一部分当中,有8座是彩绘砖壁画墓,共出土壁画砖700余块,现在只有六号墓室对游人开放,七号墓室只对研究人员开放。

7、黑山摩崖石刻。

黑山摩崖石刻位于通辽市扎鲁特旗查布嘎吐苏木境内的大黑山山脉犹如一条巨龙,曲折蜿蜒、神态万千。风光旖旎的山脉东端山势尤为陡峭,壁立千仞,怪石嶙峋,海拔达300米。如果你攀岩而上,仰望山巅,一幅大大的人面岩画就会展现在你面前。人面像傲视前方,使人不敢逼视,顿生敬意,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