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替小型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具有一定的带负荷能力,当负载容量比较小时,可以用来替代小型接触器使用,比如电动卷闸门和一些小家电的控制。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控制的目的,而且可以节省空间,使电器的控制部分做得比较精致。
2、增加接点数量:在电路控制系统中,线路中增加一个中间继电器,不仅不会改变控制形式、增加接点数量,而且便于维修。
3、增加接点容量:中间继电器的接点容量虽然不是很大,但也具有一定的带负载能力,同时其驱动所需要的电流又很小,因此可以用中间继电器来扩大接点容量。而在控制线路中使用中间继电器,通过中间继电器来控制其他负载,达到扩大控制容量的目的。
4、转换接点类型:在工业控制线路中,可以将一个中间继电器与原来的接触器线圈并联,用中间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去控制相应的元件,转换一下接点类型,可以实现需要使用接触器的常闭接点才能达到控制目的。
5、用作开关:在一些控制线路中,一些电器元件的通断常常使用中间继电器,用其接点的开闭来控制。如彩电或显示器中常见的自动消磁电路,三极管控制中间继电器的通断,从而达到控制消磁线圈通断的作用。
6、转换电压:在工业控制线路控制线路中电压是DC24V,而电磁阀的线圈电压是AC220V,安装一个中间继电器,可以将直流与交流、高压与低压分开,便于以后的维修并有利于安全使用。
7、消除电路中的干扰:在工业控制或计算机控制线路中,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干扰抑制措施,但干扰现象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在内部加入一个中间继电器,可以达到了消除干扰的目的。
1、在引擎盖下面发动机的左下角的位置处, 五菱之光的主继电器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2、当五菱之光的主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1、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2、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3、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
4、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继电器一般有两股电路,为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