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表达了作者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2、登幽州台歌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
2、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1、孙悟空出世后生活方式是:着草裙,食花果,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
2、生活方式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相关的方面。
1、春蚕的象征意义往往指的是勤劳、敬业、智慧之人的象征。
2、在诗歌和文学作品中往往用春蚕形容教师等乐于奉献的人。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体现到了极至,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
3、春蚕通常比喻教师。因为蚕是鳞翅目昆虫,它的一生中可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很像教师的乐于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