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期目标:重申2℃的全球温升控制目标,同时提出要努力实现1.5℃的目标,并且提出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人为排放与清除之间的平衡。
2、国家自主贡献。各国应制定、通报并保持其“国家自主贡献”,通报频率是每五年一次。新的贡献应比上一次贡献有所加强,并反映该国可实现的最大力度。
3、减缓:要求发达国家继续提出全经济范围绝对量减排目标,鼓励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国情逐步向全经济范围绝对量减排或限排目标迈进。
4、资金:明确发达国家要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其他国家在自愿基础上出资。
5、透明度:建立“强化”的透明度框架,重申遵循非侵入性、非惩罚性的原则,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灵活性。透明度的具体模式、程序和指南将由后续谈判制订。
6、全球盘点:每五年进行定期盘点,推动各方不断提高行动力度,并于2023年进行首次全球盘点。
1、这次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
2、为了提高普查数据质量,在这次人口普查中将首次采集普查对象的身份证号码。需要指出的是,公众对采集身份证号码极其敏感,普查将会对身份证号信息进行保密处理,普查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严禁向任何机构、单位、个人泄露公民个人信息。
1、笔试考试科目: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小学),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综合素质模块分值分析通过对历年考题的分析可知,中学和小学《综合素质》的考情均较为稳定,基本情况如下:考试形式和题型题量保持不变,题型分别为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考试模块包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