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周岁(含) -70周岁 (不含)的老年人半票制;70周岁(含) 以上的老人免收门票。
2、江南风景好,苏州最为佳。在苏州市吴江区境内,有一处不曾为外界所知的水乡古镇——黎里古镇。这处古镇拥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也正是雄鹰这次要探访的旅游目的地。
3、在唐代之前,黎里古镇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那就是梨花里。据说在当时,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古镇四面都会有梨花盛开,因此便被当地百姓取名为梨花里。唐代以后,因为当地水灾经常泛滥,居住在这里的百姓苦不堪言,幸好有一位姓黎的官员整修河道,使得百姓免于遭受水灾,而当地百姓出于感激,就改名为黎里了。
4、步入黎里古镇,首先看到的便是一条小小的河道两旁排列着的一座座古民居,而民居一旁呢,还有长长的廊棚相接。难怪当地有一句这样的俗语:“晴天不打伞,雨天不湿鞋。”有如此廊棚不但可以避雨还可以纳凉,真不愧是一件惠民的好工程。
1、一些老年人比较喜欢听戏剧,比较常见的就是豫剧,《孔雀东南飞》《陈三五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2、还有标准红歌,东方红、无产阶级文化大歌名就是好、国际歌、学习雷锋锋好榜样、打靶归来、我爱北京天安门、北京的金山上、《前门情思大碗茶》、《故乡是北京》、《独上西楼》、《北京一夜》等。
3、浏阳河,我心中的歌献给解放军;爱江山,也爱美人。老人都是经历了革命的岁月,所以对红歌等会显得比较钟爱。
4、老电影插曲:南泥湾、一条大河、地道战插曲、梁祝、小提琴、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婚誓、我的祖国(郭兰英)。
1、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工具使用的生活活动,高级日常生活功能。
2、改善老年人的生活,需要为老人营造良好的环境:
(1):安静环境,研究表明,当所处环境的噪音在50~60分贝时,一般人就会有吵闹感,并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家庭中噪音大都源自大声喧哗、音响音量或者附近汽车喇叭等,而一般老年人喜静,长期停留在嘈杂的环境中甚至会引致人体内分泌紊乱。此外,对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安静是一种治疗手段,家庭中创造一个宁静、幽雅的环境,利于老年人休养。
(2)充分采光,老年人起居的房间,最好是采光比较好的居室,因为室内阳光照射对老年人显得尤为重要。日光照射,红外线可以被皮肤吸收,让老年人的深部组织受到温热作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皮肤组织的营养状况,给人以舒适感。如果打开玻璃窗让阳光直接照射室内,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消毒、杀菌作用。另外,充足的光照可以防止老人行走时由于无法看清台阶、门槛、障碍物等而跌倒摔伤。
(3)温度舒适,维持一个适宜的室内温度,不仅使老年人感到舒适、安定,而且有利于机体进行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室内温度以18°~20°c为宜,夏天可相对高些(22°~24°c),以缩小室内外温差。室温过低,老人易着凉、感冒;室温过高,易使人疲惫、精神不振。需要指出的是,对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室温过高,易使老人感到闷热,呼吸不畅,加重呼吸困难。清凉的室温,流通的空气,会使老人易于进行气体交换,提高血氧浓度,改善呼吸。
(4)湿度适宜,家庭室内最佳湿度应该是50%~60%。湿度空气中湿度越大,人体的蒸发作用越弱,抑制出汗,容易使人感到潮湿、气闷,心功能不全的老人会感到憋气。另外,由于皮肤、呼吸水分蒸发减少,排尿量增加,会加重老年人肾脏负担。而空气过于干燥,人体会蒸发大量水分,引起皮肤干燥、口干、咽痛等不适。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干燥的空气使呼吸道粘膜干燥,痰不易咳出,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而加重病情。
(5)合理通风,新鲜的空气对老年病人尤为重要。晨起,开窗通风,可排出室内废气,让新鲜空气补充进来。一般居室开窗20~3 0分钟,室内空气即可更新一遍。对身体较弱的老人,通风时可暂到其他房间,避开冷空气的刺激,这样,既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又不至受凉感冒。 而对于患肺心病、呼吸衰竭的病人,则必须将床放在空气流通的房间中央,才会让病人感到呼吸省力。
(6)远程监护,老年人其实不希望被人看成是身不由己的废人,所以很多老年人都排斥被家人和亲戚时刻在身边看护和照料。但是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又不得不需要看护人经常照顾以免发生意外和危险。可以采取在老人活动区域安装网络婴儿监视器,让看护人即便不在老人身边也可以即时通过电脑和手机联网远程看护老人的举动,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并解决突发问题。
(7)正确安置床铺,老年人应选用硬床,以睡在床上床垫不下陷为好。床的高度应在膝盖下,与小腿长相等,过高过低都会使老人感到不便,增加摔倒的机会。可以在床边安置护栏,预防老人夜间翻身跌落床下而受伤。如果为了便于老人夜间看护,也可以选择在针对老人床榻的墙壁或者天花上安装专门支持红外线夜视侦测的网络监视器,市面上用于婴幼儿的无线婴儿监视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8)使用辅助器具,辅助器具可以为老人的活动和生活提供便利。关于适合的辅助器具,除了可参考相关的书籍、网站之外,更应该直接与医生或相关专家联系,以对症下葯,此外,还可以咨询已经配有相应辅助器具的老人,他们的经验也是很有用的。例如可用汤匙或叉子代替筷子,选择把柄容易握的餐具;宽把手的马克杯代替普通的单耳被子,更容易双手抓紧;衣服,尽量选择吸汗、透气的材质;鞋子,多利用扣子少、拉链式或自粘式的衣裤、鞋子,以方便穿脱;袜子,长柄鞋拔、穿袜器等可以辅助关节运动不方便的老人。
1、集中精力学好发音。英语发音很重要,如果总是担心自己发音不标准,不敢开口,将严重影响学习的自信心。回避不了,那就直接面对,先解决这个难点。英语有词汇,句型,语法等庞杂的知识。研究表明,不同类别的信息记忆会彼此干扰,造成遗忘。如果学习时间不多,建议起步先从容易的发音开始,先专注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大家基本都学过英语,英语字母26个,因为中文地方方言发音问题,每个地方的人都会有特别几个音发不准,可能也只有几个发音不标准,关键是不自信。这个要找老师快速纠正。确定自己发音方式正确,就能迅速找到开口的自信。
2、零基础学英语切忌填鸭式集中学习。Bjork (2001)研究指出,多次小段时间学习一份资料,能给予大脑充分的时间处理信息。能将一份内容多次小段时间学习的学生,其学习效率远远高于喜欢马拉松式学习的学生。当然,时间太短很难马上集中精力。这个时候城要先静下心来,然后才能开始学起。零基础刚起步,要学的内容太多,能快速集中式学习。例如,喜欢在培训中心一下午连续上3个小时的课,这样感觉学得多学得快。其实同样3个小时学习,一次完成的效率远远低于分5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