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芙蓉楼送辛渐》描写秋季的诗句。
2、《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
3、此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4、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5、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1、对好友远去的依依不舍和自己清廉正直.高风亮节的思想感情。
2、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1、现今芙蓉楼共有两处,分别在江苏镇江的和湖南洪江。
2、江苏镇江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3、湖南芙蓉楼: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
4、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从诗首句看,作者在“吴”,次句送客,眺望的方向为“楚”。此“芙蓉楼”应为润州(今镇江)的芙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