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生院母乳喂养宣传日活动方案,积极开展母乳喂养周宣传活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要求,围绕今年世界母乳喂养周的活动主题,联合当地妇儿工委、工会、妇联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推行母乳喂养,努力提高母乳喂养率,营造爱婴爱母的社会氛围。
2、切实加强爱婴医院的管理与监督。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建立爱婴医院管理长效,将爱婴医院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细则,将爱婴医院监督管理与助产技术管理、产科、儿科医疗质量管理等工作相结合,加强爱婴医院日常监管。
3、加强爱婴医院建设,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已申报创建爱婴医院的各助产机构要严格落实医院标准,加强医院建设,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未申报创建爱婴医院的助产机构应按照医院标准,积极创建爱婴医院。各助产机构在加强母乳喂养宣传力的基础上,大力宣传爱婴医院惠民利民措施,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的困难。一是积极推行母乳喂养,不断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剖宫产率。二是通过开设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和本机构母乳喂养咨询热线,及时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三是通过孕妇学校、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提供母乳喂养基本技能;三是倡导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设置母乳喂养室,使工作中的哺乳期妇女能够继续母乳喂养。
4、请各地在“世界母乳喂养周”活动结束后两周将活动总结(包括照片、视频、海报、宣传画等)报区卫生计生委。
母乳喂养误区有:
1、初乳一样有营养,无需废弃。很多妈妈觉得初乳呈黄色状,看起来非常没有营养,直接就把初乳给扔掉了,其实初乳比妈妈们后来分泌的乳汁更加的有营养,是非常有助于婴儿肠道的发展的,也有利于提高婴儿免疫力,没有必要废弃。
2、没开奶也不要给孩子喂奶粉。有的妈妈并不是生产之后就有奶,或是开奶时间较晚,怕孩子饿到会先给孩子喂点奶粉,其实最好孩子一降生就给孩子喂母乳,这样可以降低宝宝过敏风险。三天之内什么都不给孩子喂,孩子也不会饿到,妈妈只需要今早开奶就好。
3、给孩子喂奶无需定时定点。妈妈觉得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饿,其实孩子饿了的时候会给家长发射信号,比如吃拳头、发出呜咽声、手臂乱动等表现,妈妈们看准时机喂奶即可,如果宝宝不饿时给宝宝喂,孩子很容易吐奶。
4、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方式。研究显示,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展更为健康,效果包括增强免疫力、提升智力、减少婴儿猝死症的发生、减少儿童期肥胖、减少罹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等等。
1、大量的研究证明,母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富含营养,如脂肪、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等,尤其是对孩子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免疫因子。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六岁左右才健全,在这之前,长期的母乳喂养,等于为孩子建立起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能够有效地预防诸多疾病的侵袭,比如耳道、肠胃和呼吸道等幼儿常见感染,以及幼儿癌症、少儿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重症。那些过敏体质的婴儿,更是应该母乳喂养至一岁以上。
2、与营养价值相等重要的,是长期母乳喂养对于幼儿心理和情感方面需求的彻底满足。延长母乳喂养,有助于巩固母子亲密关系、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在孩子疲劳、受惊、烦躁或者悲伤时,吸吮母乳能够给予孩子最及时最有效最温馨的安慰,让孩子在需要帮助时,得到的是人的帮助,而不是物品(奶嘴、玩具、零食等)。
3、所以如果妈妈奶水好,可以让他多吃一段时间再断奶,6-8个月后的奶水没什么营养的说法是不科学的,片面的。
1、母乳喂养姿势:坐姿是一种合理的姿势。试着放松全身,用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后颈,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臀部。尽量让乳头稍微远离婴儿的鼻子,以防止乳汁过多窒息婴儿,同时避免乳房堵塞鼻子造成呼吸不畅。
2、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定期推荐,按需喂养是好的。没有必要刻意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毕竟这个规则的建立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毕竟每个婴儿的需求是不同的。
3、母乳喂养时间: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周或两周,喂养时间可以持续20-30分钟,这样婴儿可以吃得好,睡得香,更有利于大脑和智力的发育。
1、母乳喂养是指在分娩以后,主要以乳汁作为新生儿的食物来源。母乳是无法代替的,里面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即使吃奶粉也不如母乳好。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一般建议要尽量的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WHO(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建议,如果有条件最好将母乳延长至新生儿为两岁时。
2、但是由于很多女性在产假完成以后都需要上班,因此真正能做到母乳喂养两年的女性是很少的,在临床工作中,一般建议至少要母乳喂养一年左右,这样才能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