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生活 >白灵菇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白灵菇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更新时间:2025-05-29 13:41:51

一、白灵菇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1、温度要求:

白灵菇是属于一种低温类型的菇类,菌丝的生长适温一般在5-30度左右。不过其最适的生长温度应在23度左右,如果低于5度的话,其生长速度便会明显下降。但是高于35度的话,菌丝便会停止生长。如果菌丝体后熟的话,那么需要30-45天左右才可生理性成熟。温度应控制在-3-15度左右,最好是控制在7-12的范围内,才能保证子实体正常分化。然后在出菇期的时候,最适温度则在13-18度左右。

2、水分要求:

白灵菇在生长中对水分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水料比要控制在1:1左右,其中培养料的水分最少也要保持在65%。在白灵菇菇体生长期间,空气湿度应控制在85%左右。切记湿度不可过高,否则将会出现黄菇现象,影响销售。如果温度在6-7度的话,那么湿度不可过低,否则将会出现菌盖龟裂现象。最后白灵菇菇体的含水量其实是比较小的,一般在采收后放在15度环境下可保存两周左右。

3、光照要求:

白灵菇生长对光照的需求不是很大,一般情况下,在发菌阶段的时候,进行暗培养都可以正常生长。不过在菇体生长发育阶段的时候,还是需要一定散射光的。尤其是在子实体生长的时候,如果完全处于黑暗环境的话,那么子实体分化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每天主要保持13小时左右的散射光,但是因为品种不同,所以对光照的需求也睡有一定差异。光线过弱的话,会导致菇体出现畸形、菌盖过小等现象。

4、氧气要求:

氧气也是白灵菇生长的一个主要环境要求。白灵菇是属于好气型的菌类,不管是菌丝体还是子实体都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所以在栽培白灵菇时,通风换气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出0.4%的话,那么会影响白灵菇原基的形成,出现畸形菇。因此不管白灵菇在哪个生长阶段,都要注意通风,同时要注意保持温和,其温度与风速应和谐一致。

二、白灵菇怎么做好吃

1、牛肉片用砂糖、白酱油、素蚝油、白胡椒粉、莲藕粉抓腌5-10分钟。热油锅,下牛肉,微熟捞起。

2、将洋葱跟刚刚切下的白萝卜叶一起放进去炒软。

3、将白灵菇加入拌炒、下一点盐, 蔬菜汁收得差不多后,再放回牛肉续炒。

4、起锅,完成。

三、白灵菇的做法有哪些

1、准备食材,洗干净胡萝卜,削皮切片

2、锅烧热后倒油,葱炝锅,放肉片、酱油煸炒

3、放白灵菇、胡萝卜煸炒

4、加开水,熟后加盐、尖椒搅拌均匀即可

四、清蒸白灵菇

1、鲜白灵菇500克,火腿肉250克,鲜汤适量,精盐2克,酱油15克,葱末5克,姜末2克,味精1克,醋10克,胡椒粉0.5克,湿淀粉10克,食油15克。

2、将鲜菇洗净,纵切成片。将火腿肉切成与菇片大小相当的片。然后用2片白灵菇夹1片火腿肉,分别码成长方形,放入扣碗内,取少量白灵菇片摆在上面,往扣碗中注入鲜汤上笼蒸熟。取出翻扣在汤碗内。

3、炒锅上火放食油、酱油、葱、姜、醋、胡椒粉,加清水少量烧汤,汤沸后用湿淀粉勾芡,淋入汤碗内即成。

五、白灵菇的栽培技术

1、培养料准备:在栽培白灵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做好是准备好培养料。首先将可溶于水中的糖以及尿素等物质放入到水中溶解。然后将棉籽壳、木屑以及麸皮等各种培养料充分混合在一起加入进行拌匀。将其堆成宽高为150厘米左右的梯形堆。在堆上要每隔40厘米左右搭好透气孔,孔径保持在8厘米左右,在每侧还要注意打好两排的透气孔。然后在堆上覆膜进行保湿,其下部40厘米左右不用覆膜。等到堆温温度达到70度左右时开始翻堆,发酵一周左右,至少要翻堆3次。

2、适时装袋:白灵菇的栽培方式一般是以袋栽为主的。因此在装袋之前,还要注意选好栽培袋。栽培袋要以聚乙烯或者是聚丙烯等材料制成的薄膜为主。厚度保持在0.05厘米,宽长分别控制在16*35厘米左右。然后将以及发酵完的培养料装入到栽培袋中调水。培养料的含水量应保持在60%左右,PH值保持在7.5。在装袋的时候,首先要将一端扎紧,然后再将培养料均匀的装入到袋中,每袋培养料重量1kg即可。

3、灭菌接种:对于装好培养料的栽培袋,我们要对其做好消毒灭菌工作。灭菌方法以高温灭菌为主,持续3小时左右,如果需要常压灭菌的话,那么则需要15个小时左右。在灭菌之后,将栽培袋放入到接种室内进行降温。等到栽培袋的温度逐渐降低到30度的时候,再将袋口打开。然后保证无菌环境,从袋子的两端接入菌种。接种量不宜过多,应保持在培养料的1/10左右。

4、发菌管理:在接完菌之后,我们便要将菌袋放入到培养室当中。将其叠放在床架上,不过要注意的是,培养室在未放入菌袋之前便要做好消毒工作,消毒剂可选择多菌灵等。在放入菌袋之后,每周都要适当消毒一次。培养室内的温度要保持在25度左右,空气湿度则不可低于70%。白灵菇要以避光栽培为主,发菌半个与后,当菌袋两端料面全部长出菌丝之后开始翻堆。一般培养一月左右,菌丝便可布满整个菌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