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公元1860年,也是清朝咸丰十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在将圆明园的宝物一扫而空之后,英军又萌生了火烧圆明园的念头,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野蛮行径,让承载着宝贵文化财富的皇家宫苑就这样毁之一炬。
2、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3、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福投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4、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
1、火烧圆明园是1860年。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公元1860年,也是清朝咸丰十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在将圆明园的宝物一扫而空之后,英军又萌生了火烧圆明园的念头,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野蛮行径,让承载着宝贵文化财富的皇家宫苑就这样毁之一炬。
2、圆明园的修建过程。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规模宏大,珍藏文物众多,建筑规格中西合璧,达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圆明园著名建筑西洋楼建筑群,大多是采用西方建筑式的规格来修建的。
1、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发生的。
2、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
3、1856年10月,英,法再次对中国发动战争,并于1860年占领北京。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抢掠,洗劫了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这次战争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