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话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礼运》,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国典章制度书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根据郑玄的话,认为“名《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阴转旋之道”。《礼运》实际上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尤其是书中的“大同”思想,对历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康有为为《礼运》作注,在注解中发挥了他有关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按古代说法即认为《礼记·礼运》篇的“大同”之说是受墨家或道家的影响。
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3、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4、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5、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
6、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7、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行,施行
8、为:是,表判断。
9、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
10、〔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信:诚信。修:培养。
11、独:单独。
12、〔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13、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14、终:终老,终其天年。
15、养:供养。
16、有所养:得到供养。
17、〔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18、〔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19、〔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20、〔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 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
2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
22、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23、〔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24、〔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25、故:所以。
26、〔外户〕泛指大门。
27、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
28、〔闭〕用门闩插门。
29、 谓:是。
30、〔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31、出自于“礼记”。
1、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孔子。
2、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
3、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4、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
5、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1、现代会议室所配置的设施及设备,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2、影音设备:视频和控制设备, 包括:投影设备、LED设备、等离子设备、电脑、视频播放器、视频转换器、视频中央控制设备等。 会议发言扩声设备:
3、包括:音响设备、会议系统设备、无线麦克、音效设备等
4、办公设备:包括:办公文具、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网络设备等
5、翻译设备:包括:同声传译机
6、记录设备:包括:摄影摄像、速录、录音设备等
7、灯光设备:包括:电脑灯、PAR灯、追光灯、地排灯、激光灯等各种灯光设备、灯效控制设备。
8、门禁系统:包括:条形码、扫描器、统计软件等
9、特殊设备:包括:舞台效果设备、会议环节特制设备、投票设备等。
1、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举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所以人们不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抚育自己的子女,(而是)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