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分鞭炮含有活泼金属如镁、铝等,存放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火源,不可暴晒,不可放在潮湿的地方。镁和铝在有氧化剂如硝酸钾、氯酸钾、硫的情况下遇水会产生易燃的氢气(H2),容易爆炸。
2、燃放必须远离加油站、井盖、电气设备、燃气设备、工厂等,以免发生危险。尤其要注意不要在井盖上燃放,尤其是污水井、粪井。有些人喜欢在井盖上点燃鞭炮,这是万万不可的,井里通常会含有一定量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和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如果火星与沼气接触会引发爆炸。
3、燃放要注意适当距离,点燃后,普通鞭炮需要撤离5米远,威力稍大的需要撤离10米远。用手拿的除外。
4、点燃方法:鞭炮通常用香条点燃,很少用打火机、火柴点燃,使用明火应特别注意。同时要注意包装上的说明进行燃放。
5、点燃后的注意事项,鞭炮生产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导致燃放时不爆炸,此时切忌去看,以免突然爆炸。
6、禁止拆卸,各类鞭炮严禁拆卸,以免摩擦或撞击导致爆炸。
1、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壮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
2、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所以过年大家都要放鞭炮了。
1、以前是民风习俗自然可以。上坟祭祖,为避免烧的纸钱被其他鬼抢走,上完坟用放鞭炮驱走其他鬼。为避免去祭拜后带走阴气,上完坟后放鞭炮来驱邪保护自己。但现在倡导绿色祭祀,很多墓园怕引起火灾禁止明火。
2、需要看当地的习俗是否要放炮,一般鞭炮是用在庆祝或者喜庆的节日中,但有的地区在亲人去世的时候也有放炮的习俗,但上坟则不是很清楚。
1、春节放鞭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一,在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买好鞭炮,在大年夜放。今年我也缠着爸爸买了好多鞭炮,准备在大年三十晚上放。
2、大年三十那晚上到了,吃过晚饭我和爸爸一起下楼去放鞭炮,我先选了一个叫“火树银花”的烟花。在阅读完注意事项后,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一个放在爸爸手里,让爸爸来点燃导火线。导火线点燃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遗漏了一个细节。导火线烧完了,它开始一边转动一边发出火花,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持续很久。我想这是燃料很少的原因吧!
3、我放了一个烟花后,觉得兴致未尽,又连着放了两个。最精彩的最特别的烟花,要数“降落伞”。我们将它点燃后放在地上。随着一声爆炸声,“降落伞烟花”飞上了天。在爆炸声结束后不久,一个迷你降落伞从天而降,真的太神奇了!
4、最后,我们点燃了一个叫“孔雀开屏”的烟花。在“砰砰砰”的声音中,一朵朵烟花冲上云霄,在空中绽放为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儿”;有的“花儿”绽放以后变成了即将消失的“小星星”;有的“花儿”绽放以后变成了“流星雨”;有的“花儿”绽放以后变成了“时钟”。
5、在鞭炮声里,新的一年又来了,我们又长大了一岁,真是“炮竹声中辞旧岁,梅花香里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