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说,在很古老的时候,孔雀的羽毛并非像现在这样五光十色,也没有那美丽的圆眼羽翎。只因它驯良、温顺而被人喜爱。一次,在当地举行小乘教摆帕拉宗教节日庆典时,听说佛祖为此下凡此地。为能得到佛光的普照,虔诚的信徒们纷纷赶到寺院,把佛祖围得水泄不通。有一只栖息在遥远天柱山上的雄孔雀得知佛祖下凡的音信后,急忙赶往寺庙可惜已经过迟无法靠近佛祖,而在人群外急得团团打转。孔雀的虔诚之心被佛祖察觉后,便向孔雀投去一束佛光。
2、不巧这束神力无比的佛光,只落在了回奔跑孔雀的尾部,使雄孔雀尾部的根根羽翎霎时缀上了镶有金圈的圆眼纹图案,成为现在人们所见到的样子。在佛祖离去时,特意叮嘱孔雀:在明年的摆帕拉节时再见。从此以后,每当摆帕拉节,佛祖释迦牟尼便会高坐于莲花宝座上,接受人们朝拜之后,观看从天柱山赶来的孔雀向佛祖献演的《孔雀舞》。同时,孔雀也将向人们展现佛祖赐予它羽毛的异彩。从此后,每当宗教节日和年节庆典,人们为了赕佛和祈求吉祥,就都要表演民间传统的《孔雀舞》。
1、《小蜜蜂的故事》在很久以前的蜜蜂王国里有一只小蜜蜂,它每天辛勤的工作着。一天早上小蜜蜂像往常一样出去踩蜜,它飞到一个花园里,花园里有很多的花每一朵都很漂亮很香。小蜜蜂正想着要从那一朵开始时,它突然发现在万花丛中有一朵小小的花苞。她在花丛显的那么的渺小,又普通在角落里发出淡淡的清香。小蜜蜂被她平凡而坚强的美丽深深吸引着,虽然她还没有开放,小蜜蜂发誓要一直守护着她。于是小蜜蜂静静的守在花苞的旁边,细心的呵护着她。
2、一天一只蝴蝶路过看见小蜜蜂傻傻的守在花苞的旁边,蝴蝶好奇的问:“小蜜蜂,你在干吗呢?”小蜜蜂说:“我在等她呢!”蝴蝶笑道:“你在一个大花园里,你的旁边有那么多美丽的花干吗要在这里傻傻的等,而且她看起来很普通呀!”小蜜蜂没有回答静静的守在花苞的旁边,“疯子,你这样子未必等得到她开放秋天要结束了冬天快来了,我要多踩点花然后飞往温暖的南方你就在这傻等吧!”蝴蝶说完就飞走了。
3、天开始冷起来了,小蜜蜂依旧静静的守在花苞的旁边紧紧的依偎着花苞。终于,在冬天一个早上花苞绽放了,她是那么的清新淡雅沁人心脾。可惜小蜜蜂永远也看不到了,在昨天那个寒冷的夜晚他已经静静的闭上了双眼。而这时的花已经不记得还有这么一只小蜜蜂花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脚下这只小蜜蜂,冰冷的风肆掠的刮着小蜜蜂的躯体......
1、误会
某日,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而且满囗黑牙的司机还摇下窗户对他大骂一声:“猪!”
张三越想越纳闷,也越想越气,于是他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你才是猪!”
才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不要错误的诠释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学会按捺情绪,耐心观察,以免事后生发悔意。)
2、鹦鹉与乌鸦:
鹦鹉遇到乌鸦,笼中的鹦鹉安逸;野外的乌鸦自由。鹦鹉羡慕乌鸦自由,乌鸦羡慕鹦鹉安逸,二鸟便商议互换。乌鸦得到安逸,但难得主人欢喜,最后抑郁而死;鹦鹉得到自由,但长期安逸,不能独立生存,最终饥饿而死。
故事的感悟:做最好的自己,不要羡慕他人的幸福,很多时候那并不适合你。
1、韩文公设水布
古时候,韩江里的放排工,又要扛杉木,又要扎杉排,霎时跳下江,霎时爬上岸,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常常得肚痛病和风湿病。于是他们做工时便索性光着膀子,不穿衣服。
每天在江边挑水、洗衣服的妇女,看见放排工赤身裸体,感到很不好意思,就告到官府里去。官府交涉下来,放排工只好照旧又穿上衣服。
韩愈来到潮州后,这件事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跑到江边实地去看放排工扎排和放排的情形。他想:放排工成天穿着一身湿衣服,不闹出病来才怪呢!
回衙后,韩愈便作了个决定,叫人到江边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时,可以不穿衣服,只在腰间扎块布能遮羞就好了。这块布后来就成了潮州的放排工和农民劳动时带在身上的浴布,潮州人把它叫做“水布”。
2、韩文公祭鳄鱼
潮州的韩江,从前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害得百姓好苦,人们叫它做“恶溪”。
一天,又有一个百姓被鳄鱼吃掉了。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命令宰猪杀羊,决定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在渡口旁边的一个土墩上,摆了祭品,点上香烛,对着大江严厉地宣布道:“鳄鱼!鳄鱼!韩某到这里来做刺史,为的是保土庇民。你们却在此祸害百姓。如今姑念你们无知,不加惩处,只限你们在三天之内,带同族类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七天不走,便要严处!”
从此,江里再也没有看见鳄鱼,所有的鳄鱼都出海到南洋去了。
现在,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叫做“韩埔”,渡口叫“韩渡”,又叫“鳄渡”,还把大江叫做“韩江”,江对面的山叫做“韩山”。
3、韩愈与叩齿庵
韩愈来到潮州后,有一天出巡,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面貌长得十分凶恶,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个长牙,更是使人害怕。韩愈本来就是因为劝皇帝不要为迎接释迦牟尼的骨头过分劳民伤财,才被贬到潮州来的,早已对和尚没有好感了,一见这副“恶相”,更是讨厌,他想这决非好人,回去要好好收拾他,敲掉他那长牙。
韩愈回到衙里,才下轿,看门的人便拿来一个红包,说这是刚才有个和尚要送给老爷的。韩愈打开一看,里面非金非银,是一对长牙,正好和那和尚的两只长牙一模一样。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齿,并没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
韩愈立即派人四处寻找那个和尚。
见面交谈后,韩愈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很有名声的潮州灵山寺的大颠和尚;是个学问很深的人。韩愈自愧以貌看人,忙向他赔礼道歉。这以后,两人终于成了好朋友。
后人为纪念韩愈和大颠和尚的友谊,就在城里修了座庵,叫“叩齿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