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制葡萄酒能保存6~12个月时间,若是存放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变质、长毛的现象,滋生的细菌物质影响人体健康,自制的葡萄酒需要存放在12℃~15℃之间,能够延长葡萄酒的保存时间。
2、自酿葡萄酒饮用不仅可避免喝到假酒,保健心脏,还可促进食欲、抗氧化、抗癌杀菌,是自制饮品的上佳选择。葡萄美酒虽好喝,但不要贪杯哦 ,每天饮用50ML最佳 。
1、红酒一般没有特定的保存场所就比较难保存了。因为保存红酒要对温度,湿度,阴暗度有严格的要求。在专业酒窑中,温度需控制在10度至14度,湿度维持在70%。在一般家庭中,先将酒封存在具有隔热、隔光效果的瓦楞纸箱或保丽龙箱内,再放置于阴凉通风且温度变化不大的地方,也可保存较长时间。
2、至于已开瓶而未喝完的酒,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先将酒瓶中的空气抽光,再塞上瓶塞,这样一来,可以保存大概一周时间。但较经济的做法是将喝剩的葡萄酒换到小瓶中,让瓶中存不住空气,就可再保存24小时。不过,已开瓶的葡萄酒,应尽早喝完,因为保存的时间越长,它的风味也就散失得越快。除保存的地点需注意外,摆放酒瓶的方式同样需注意。
3、摆放葡萄酒一定要横放,最好是瓶口稍向下倾斜一些,这样不但有助于酒渣的沉淀,软木塞也能受到酒液的润泽,保持一定的湿度,瓶口就会被木塞紧紧的塞住。
1、葡萄酒能防治感冒
至今全世界对流行性感冒尚发无良策,因为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对大多数药物有抗药性。但是人们发现:常饮葡萄酒的人群中,很少感冒。
2、葡萄酒与心血管病的防治
据美国医学研究会统计资料表明:喜欢饮用低度葡萄酒的法国人、意大利人,心脏病死亡率最低,而喝烈性酒多,葡萄酒少的美国人、芬兰人心脏病死亡率很高。
3、葡萄酒对脑血栓的防治作用
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Resveratrol),它是一种植物抗毒素,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实验表明:即使将红葡萄酒稀释1000倍,对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作用仍然有效,抑制率达42%,可减少脑血栓的发生。
4、葡萄酒可防治肾结石
德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适量饮用葡萄酒可以防止肾结石。得肾结石的风险要比无此习惯的人低10%;常饮红茶则要低14%;而常饮葡萄酒的人得肾结石的机会最少,得病的风险要比无习惯的人低36%。
1、看酒标:高品质的红酒会在酒标上标出其酿酒师的等级排名。
2、品味道:高品质红酒入口润滑,喝完嘴唇会稍许发黑。若是发红,说明是掺色素的勾兑酒。
3、看酒瓶:高品质的红酒酒瓶底部一般有印花纹和压花纹,一般做工精致。看颜色:红酒的颜色越深,代表所蕴含的葡萄果味会更多一些。
1、准备好开瓶器,先用小刀沿着瓶口的圆圈状突出部位,切开封瓶口的胶帽,注意转手,不要转瓶子,不然可能会让年份比较久远的酒中沉淀物飘起,而影响酒味。开酒器要小心使用,有些国家的葡萄酒有封带,开启更方面,直接撕开封带就可以了。
2、放置比较久的红酒要用干净的白色餐巾擦拭或用餐布去掉瓶口的灰。保存较久的红酒可能木塞有点霉,属于正常现象,只需擦干净霉点就OK了。
3、将螺丝钻的尖端插入木塞的中间(如果插在边上容易导致木塞断裂或者有木碎片掉到酒里),再以顺时针方向钻入木塞中。如果你用的是蝴蝶型的酒起子,在螺丝钻进去的时候,两边的把手会起来,到了顶部的时候,再将两个把手同时往下一按,木塞就起出来了。注意不要将螺丝钻全部钻进木塞,而应留一环,因为都钻到底会将软木碎片掉到酒里面。
4、钻进木塞后,将金属支点放在瓶口,一手握着瓶肩,一手握起子把,提起来,木塞就提出来了。如果是长的木塞,可以在起了一半的时候再钻入一环后再提。可使用杆杠式开瓶器的螺旋形铁锥将瓶塞平稳且缓慢地拉起,以避免在开瓶过程中损坏那瓶酒。当瓶塞快要脱离瓶口时,用手将塞子轻轻拉出,这样就不会发出很大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