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一年级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一年级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更新时间:2025-05-25 11:23:19

一)一年级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1、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2、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3、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4、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二)一年级下册数学钱币换算

1、从实际生活遇到的实例教,比如买本,铅笔需要钱币换算。

2、人民币计算不熟悉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对不同纸币面额的关系认识不清楚。面额一共有5角、1元、5元、10元、100元,拿出这些钱来让他做数学题——上小学的孩子应该会加减法了,等他弄明白了面额之间的关系后,给他钱去实践,自己去买点小东西,回来后总结一下。很快就明白了,也很快就找到花钱的快乐了。

三)适合一年级孩子的谜语

1、高高个儿一身青,金黄圆脸喜盈盈,天天对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谜底]向日葵 。

2、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谜底]青蛙。

3、银线根根长又细,上接天来下着地,线长不能放风筝,线细不能织布匹。[谜底]雨。

4、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谜底]大象。

5、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谜底]雪。

四)六年级还学一年级书吗

1、六年级是毕业年级,在六年级的第二学期,就开始毕业复习了。会复习1-6年级语数英这六年来的基础知识重点知识,所以一年级的课本还是会用到的。请一定保存好,不要弄丢,以免到时孩子毕业复习用的时候给孩子带来麻烦。

2、如果复习时,实在找不到哪一本了,可以去网上购买,大部分课本网上都有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