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强。——欧阳修
2、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居里夫人
3、我愿独立自主和照自己的意思过生活;凡是我自己需要的,我欣然接受,我不需要的,我就决不希求。——车尔尼雪夫斯基
4、只有我自己才是我的生命和我的灵魂的唯一合法的主人。——高尔基
5、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
6、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7、据我观察,大部分人都是在别人荒废的时间里崭露头角的。——福特
8、人在独自一人时最坚强。——吉田弦二郎
1、《桂枝香咏月饼》清代·郭则沄
秋屏伴醉,认七宝添修,粉融酥腻。
译文:屏风伴随着醉意,月饼是用七种材料制作,味道香甜软糯。
2、《桂枝香中秋蒙赏月饼》清代·陈宝琛
中秋又及,正桂子香飘,拜恩笾实。
译文:又到中久时节,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笾里放着食物用于祭拜。
3、《长泾月饼》近代·沙曾达
中秋赏月称佳节,饼以象形价倍增。百果名繁多种类,家家供献胜红绫。
译文:中秋赏月的时间被赞扬为佳节,因为月饼像月亮而价值倍增。各种各样的水果琳琅满目,家家户户供奉的比红绸带还要多。
4、《赋得月饼得甜字五言八韵》清代·吴敦常
三百茶团外,佳名饼肆添。时光逢月满,风味话秋甜。
译文:除了三百个茶团,月饼随意添加。正逢满月,秋风中闲谈着甜美的生活。
5、《元夕度门出宫中月饼同赋其二》明代·袁宏道
盘中犹折半宫花,刻凤攒龙自内家。
译文:盘子中的花纹好像是月宫的桂花,雕刻着自家的龙凤图案。
1、《题苏州灵岩寺》
唐代:张祜
碧海西陵岸,吴王此盛时。
山行今佛寺,水见旧宫池。
亡国人遗恨,空门事少悲。
聊当值僧语,尽日把松枝。
2、《题苏州虎丘寺僧院》
唐代:许浑
暂引寒泉濯远尘,此生多是异乡人。
荆溪夜雨花开疾,吴苑秋风月满频。
万里高低门外路,百年荣辱梦中身。
世间谁似西林客,一卧烟霞四十春。
3、《感苏州旧舫》
唐代:白居易
画梁朽折红窗破,独立池边尽日看。
守得苏州船舫烂,此身争合不衰残。
1、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zhuānxū)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
2、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的叫螭龙,无角的叫虬。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