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普通话第二题应试技巧
普通话第二题应试技巧
更新时间:2025-05-23 07:12:43

(1)普通话第二题应试技巧

1、首先你需要了解清楚考试的程序,一共四个环节,四道题。前三个环节是读,即照着你的材料进行朗读,口齿要清晰,第四个环节是抽取一个谈话题目,一张纸上一般有两个话题,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三分钟左右。

2、目前普通话考试是机器检测的,当然,仅限于前三关,就是你对着机器朗读,所以你必须朗读的非常流利,且口音完美才可以。

3、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顺利拿到证书,或者考个理想的成绩,比如考一甲,你需要咱平时多联系,多读多听,让你的普通话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4、了解一下题型及所占分值,第一题是读单音节词,占10分。第二题是读多音节词,占20分。第三题是朗读几段短文,占30分。第四题就是自己的发挥,占40分。分值逐渐增加,说明难度也越来越大。

5、此外,平翘舌音的区分也很重要,这方面有问题的同学要多读,多练习,还有读的时候不要紧张,不要出现漏字或读错字的情况,即使真的不小心读错了,也不要再重新读那一句,直接往后面读,这样扣的分会少点。

(2)普通话的好处和重要性

1、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提倡的素质教育,其内涵十分丰富,总体来说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普通话的应用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标准。试想一位综合素质较优秀的学生,要参加一个正式的场合但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其形象是不是要大打折扣呢?再比如说老师,他会不会也为说不好普通话而苦恼呢?一堂公开课,各个方面的准备都很周密,但是就是因为不能用流利的普通话表达,其效果必然要受到影响。作为一位教师,不但在课堂上要用普通话,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引导,而且还应督促学生使用普通话,由此是其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2、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有利于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

语言文字从来就不单是一种交流工具。自从一种语言产生以来,他就带来浓厚的民族意味,就成为这个民主、这个国家的“灵魂”,就像血浓于水一样,这种语言就与这块土地以及人民血肉相联。爱国主义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口号,他不仅体现在热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还体现在热爱祖国的文化与传统,热爱本民族的语言。

3、使用普通话还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一些少数民族还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我们对少数民族的语言一方面采取保留的态度,允许其继续使用;另一方面,我们更大力推广普通话,使整个民族对共同的语言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并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中使用普通话就显得尤为重要。

(3)推广普通话的句子

1、说普通话,交四方友推广普通话的优秀宣传语句。

2、一句中国话,一份中国情;一口普通话,一颗中国心。

3、文明语融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贯通东西南北情。

4、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说普通话。

5、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6、学好普通话,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用好普通话,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7、普通话,让社会更温馨,让生活更精彩。

8、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礼貌语,创文明社区。

9、普及九州,通达四海,话为良媒,心无阻碍。

10、一人一句普通话,中华美德靠大家。

(4)普通话二甲必过技巧

1、考试的时候,会有一份材料读,可以自己控制好自己的语速,慢慢读想清楚,语速过快就容易脱口而出说错。要有感情的朗读出来,这样就算有不标准的地方总体让人听起来也会很舒服。

2、在考试过程中要注意第一题和第二题如果第一次读错的话,可以读两遍,以第二遍为准为准,不可跳读,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要养成回读的习惯。

3、不说过于激动、过于伤心、过于动情的内容,以避免出现情绪激动、泪流满面、说话难以继续的情况,会按不流畅扣分。

(5)怎么练习普通话

1、制定一个普通话训练计划,首先的了解自己普通话的基础如何,要做什么,怎样做才能达到练好普通话目的,俗语说: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计划才能提醒自己每天按时按量完成相应的训练计划。

2、个人训练计划不宜过长,以一周为制定周期,一周进行训练效果总结,总结就是查找不足,找出问题,制定新的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找到一本杂志或者自己喜欢的小说,或者课本报纸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每天大声读个1到2两篇。

3、在网络上搜索绕口令,自己打印出来,或者保存到手机上,找到一些经典的比较有难度的绕口令,可以从短的开始,比如,《八百标兵奔北坡》,《哑巴与喇嘛》都可以,坚持每天每一个绕口令练习个十遍左右,练的时候,吐字要清晰,不可跳过,有意识的让自己的语速越来越快。

4、练好了基础的绕口令,可以连一些高阶的绕口令,比如《玲珑塔》,《报菜名》,这些都可以,可以一部分一部分的练习,最后合起来练直至一气呵成,没有停顿和吐字不清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