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赛制:本次比赛实行淘汰赛,初赛一局决胜负(每局11球),半决赛和决赛实行3盘2胜制。
2、分组抽签规则:比赛中首轮都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若有一人轮空,直接进入下一轮比赛。首轮结束后,第一轮比赛的胜利者,重新进行抽签分组,从数字号码中抽出,胜利者顺利晋级下一轮,轮空者则直接晋级。
3、选择发球权和方位:比赛开始前双方猜发球权,获胜者选择发球或接发球,接发球者获得选择场地权,比赛结束前发球场地固定不变。
4、发球制:发球为5球换法制,每一局比赛,每人只发5个球,发完就立即交换球权,以此类推直到比赛结束。每局比赛先得11分的参赛者为胜方,但双方比分达10平后,先多得2分为胜者。在10平后,双方实行轮换发球法,每人每次只发1个球。
1、稳定性和协调性问题.
2、如果你的乒乓球胶皮是黏性胶皮而且是新的. 那乒乓球就好像被黏住一样, 你可以跑得很快而乒乓球不会掉下来,(乒乓球不会因为你跑步的波动而跳起来)。
3、如果不是这样,普通的球拍(黏度不大)压低重心是关键, 蜷着腿跑, 在你跑时,球拍的波动相对变小, 稳定性可以提高. 而且还要托稳。
1、乒乓球中退台是个习惯问题。
2、可是有些打法, 尤其是直板, 一旦退台就很难发挥优势。
3、据说当初国家国家队训练时, 为了不让选手退台, 把球台靠近 墙, 墙与球台之间就1米半。
4、这样, 选手无处可退. 慢慢就适应了. 像刘国梁等直板选手据说都是这么练的,所以很少看到刘国梁推台. 一旦习惯了打上升期和前点, 基本上就不退台了。
5、另外就是回球的长短,速度, 角度,旋转 落点等等, 尽量控制对方不能起板,
这样自己退台的可能就少多了。
1、打乒乓球1小时消耗300千卡热量,可以达到一定的减肥作用;乒乓训练会燃烧热量,但是在乒乓训练之后热量仍在燃烧中。在乒乓训练期间每燃烧100千卡热量,运动结束后还会燃烧15千卡。
2、也就是说,如果你打一小时乒乓球,不但打球过程中会燃烧300千卡热量,而且在打完球之后仍能燃烧45千卡。为了加速热量燃烧,每周至少还要做两次体能训练。体能训练能够提升身体新陈代谢机能,从而使燃烧热量的时间延长38小时之久。
1、由于乒乓球对腰、腿、胳膊的配合度要求较高,因此乒乓球运动损伤的多发部位为腰部、肩部和膝部,其中,膝关节的损伤比率超过30%。
2、膝关节受伤主要是因为频繁屈膝、起立、前后左右跳跃造成的,属于职业劳损。业余爱好者一般问题不大,专业运动员却不乐观,很多都落下膝关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