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亥革命》第1集
国难深重:主要反映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和历史必然性,深刻阐明革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深重。甲午战争更是将中国推向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进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种种探索先后遭到失败,血的教训使一部分人走上革命道路。
2、《辛亥革命》第2集
革命同盟:主要反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掀起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物质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派,一批革命团体相继成立。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团体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理论,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对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辛亥革命》第3集
烽火四起:主要反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全国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同盟会直接领导和发动多次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风声所播,全国震动。革命者的事迹和思想,迅速传遍全国,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爆发了成千上万次人民群众自发反抗清廷的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
4、《辛亥革命》第4集
武昌首义:主要反映武昌首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在武昌首义的鼓舞下,全国各地积极响应革命,纷纷起义,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南京临时政府创建,制定了各项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政策措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5、《辛亥革命》第5集
艰难顿挫:主要反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维护共和制度与袁世凯专制独裁行为的斗争。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果实后,一步步地推翻共和制度,恢复独裁专制。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又组建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袁世凯复辟帝制在护国运动和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最终破产。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和混战,上演了一幕幕政治丑剧闹剧。孙中山等对破坏共和的种种行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始终没有取得根本胜利。
6、《辛亥革命》大结局
复兴新途:主要反映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亲密合作,共同推动革命向前发展。孙中山在绝望中遇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帮助下,国民党同共产党进行合作,推动了革命的顺利进行。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反动派背叛了革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成就。最后总结辛亥革命的重要启示和经验,号召中华儿女紧密团结起来,共同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辛亥革命》是由张黎和成龙执导,赵文瑄、李冰冰、陈冲、孙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战争片。
2、该片讲述了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的故事。该片于2011年9月23日在中国内地公映。
1、剧情简介:
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
1895到1910年,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秋瑾、徐锡麟等一批革命党先驱先后牺牲,革命陷入低潮。
1910年底,孙中山再次在海外召集同盟会骨干,组织力量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黄兴与徐宗汉假扮夫妇,秘密潜入广州。然而广州之战终因革命党人寡不敌众而告负,林觉民等一大批革命骨干壮烈牺牲,黄兴也身负重伤。徐宗汉等冒死收葬了烈士遗体72具,葬于广州城外的黄花岗。
经过这次的起义,清政府对革命党人进行了血腥镇压,同时积极寻求与帝国主义的卖国交易。
在四川,清廷又一次丧权辱国的行为,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湖北新军被紧急抽调前去镇压。在武昌,新军当中的革命党名单泄露,湖广总督瑞澂开始对名单上的革命党人逐一捕杀,革命形势十分危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愤然打响了革命第一枪。经过一夜激战,武昌起义的革命军攻占了总督府,黎元洪被革命军将士紧急推为军政府都督。
武昌起义成功,举国震惊,消息传到美国,孙中山和同盟会成员欢欣鼓舞。立即派黄兴和徐宗汉赶到武昌战场,大大振奋了革命军士气。不惜以热血和生命保卫飘扬着革命红旗的武汉三镇。经过这么多血与火的洗礼,黄兴和徐宗汉的感情不断升华,两人决定结为革命夫妻继续比并肩战斗。
风雨飘渺的清廷只好请袁世凯出山,率北洋军镇压革命。袁世凯一方面镇压革命军,另一方面仍试图在各方势力的博弈中,暗地里通过革命党人汪精卫传达与革命党和谈的愿望。
革命的危急关头,孙中山奔赴海外,力排众议,最终说服西方列国财团,不再借贷款支持清廷。
阳夏保卫战打得异常惨烈,黄兴和黎元洪艰难支撑,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夹击下,黄兴毅然决定率部撤往长江下游,集聚力量,以图大业。
长江战舰在行进中,传来了多省宣布独立的消息,黄兴等备受鼓舞。
自此,革命形势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经过多方努力,南北代表唐绍仪和伍廷芳终于坐下来会谈,经过艰难谈判,双方达成共识,支持建立共和政体;经过十八省代表的公开民主选举,孙中山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孙中山表示,只要袁世凯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让位,由逼退清让位的人,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2、《辛亥革命》是由张黎和成龙执导,赵文瑄、李冰冰、陈冲、孙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战争片。
1、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2、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3、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1、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2、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3、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