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写除夕的作文
写除夕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5-05-24 06:18:19

一,写除夕的作文

除夕那天,也就是大年二十九的上午,爸爸妈妈和我回到了爷爷奶奶的家。爷爷奶奶正在贴春联,爸爸和我赶紧帮着把春联贴完。

下午,我和爸爸、爷爷和邻居们一起上坟去“请老爷”。我们家的坟地在很远的地方,我们是步行去的,还有很多家是开车去的。坟地在山区,那里有一片柏树林,家家户户都在这里上香、烧纸钱 、放鞭炮、祈祷,祭祀先人,仪式庄严而热烈。爸爸告诉我这里是我们三十多户人家共同的祖坟,每家都要先到祖坟请祖爷爷,然后再到各家自己家的坟地请先人。鞭炮声一直响了很长时间,祭祀结束 后,就开始回家了。来回的路上遇到了好多人,我们大概走了两个多小时,我的腿都跑疼了,我想:“我们要是也开着车多好哇。”爷爷和爸爸说要多走路,锻炼身体。

到家以后,奶奶和妈妈已经把饺子做好了。吃过饺子,我们就开始看春晚节目,节目很精彩。爸爸妈妈说除夕晚上要守岁,也就是熬百岁,我一直熬到了春晚结束,放过鞭炮才睡觉。这个除夕真有 意思,明天就可以过新年了。

二,除夕的风俗和意义

1、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2、“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3、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7年,除夕依《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成为中国法定节假日。2014年,除夕依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进行调整,不再作为中国法定节假日。

4、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廿九,但不论如何,它都是阴历年的末尾。

三,除夕的诗句最有名的

1、《一枝春(除夕)》

宋代:杨缵

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

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

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

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

2、《水调歌头(除夕)》

宋代:李处全

今夕定何夕,今夕岁还除。团栾儿女,尽情灯火照围炉。

但惜年从节换,便觉身随日老,踪迹尚沈浮。万事古如此,聊作旧桃符。

任东风,吹缟鬓,戏臞儒。韶颜壮齿,背人去似隙中驹。

杯酌犹倾腊酒,漏箭已传春夜,何处不歌呼。惟愿长穷健,命酹且欢娱。

3、《南乡子(除夕又作)》

宋代:李处全

和气作春妍。已作寒归塞地天。岁月翩翩人老矣,华颠。胆冷更长自不眠。

节物映椒盘。柏酒香浮白玉船。捧劝大家相祝愿,何言。但愿今年胜去年。

4、《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团聚,是夕大雪)》

宋代:郭应祥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5、《虞美人(和瞻叔兄除夕)》

宋代:魏了翁

一年一度屠苏酒。老我惊多又。明年岂是更无年。已是虚过、三十八年前。

世间何物堪称好。家有斑衣老。相期他日早还归。怕似瞻由、出处不曾齐。

四,古代对除夕的别称

1、古代对除夕的别称是“岁除”。

2、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3、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