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以培养专业运动员方向的羽毛球启蒙训练,一般要从4.5—6岁开始,7岁后已经接受比较正规的系统训练了,这个时期培养的球感和手感是最佳时期。
2、若以健身、促进身体发育、培养特长为目的的羽毛球训练,6-8岁为最佳时期。
3、打羽毛球好处:
锻炼孩子心肺功能:通过打羽毛球,加大运动量,自然是锻炼孩子的心肺功能。
提高孩子身体素质:让身体很放松,很舒展,可以帮助孩子预防脊椎疾病,对颈椎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使孩子大脑反应变快:孩子在打球中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反应速度,变得更加灵活。
1、正手握拍法:
虎口对着拍窄面的小棱边,拇指和食指贴在拍柄的两个宽面上,食指和中指稍分开,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握住拍柄,掌心不要紧贴,拍柄端与近腕部的小鱼际肌平,拍面基本与地面垂直。正手发球、右场区各种击球及左场区头顶击球等,一般都采用这种握法。
2、反手握拍法:
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和食指将拍柄稍向外转,拇指顶点在拍柄内侧的宽面上或内侧棱上,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握住拍柄,柄端靠近小指根部,使掌心留有空隙。球拍斜侧向身体左侧,拍面稍后仰。一般说来,击身体左侧的来球,大都先转体(背对网),然后用反手握拍法击球。
3、正手网前搓球的握拍:
在正手离开掌心,拇指斜贴在拍柄内侧的上小棱边上,食指稍前伸,使第二指带斜贴在拍柄外侧的宽面上。
4、反手网前搓球的握拍:
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稍松开,拍柄离开掌心同时
使球拍稍向内转,拇指贴在拍柄内侧的上小棱边上,食指第三关节贴在拍柄外侧的下小棱边上在正手离开掌心,拇指斜贴在拍柄内侧的上小棱边上。
1、正手发球动作要领:发正手球时左手拿着羽毛球平举放在胸前,眼睛余光看看对方的站位,然后左手松开羽毛球,眼睛要盯好球的下落路线。与此同时,右手握紧球拍,由上至下挥动手臂,最好是由大臂带动小臂,球拍的拍网要正对着羽毛球球头,当羽毛球即将落到与球拍网一条线上时,手腕用力将羽毛球向前上方击打出去。击球时可以稍微抬起后脚跟,有助于发力。发球时击球位置不能高于手和腰,不能像网球那样把球抛起来在空中击球,这是违规的。
2、发高远球方法:如果想把球发到对方后场接近底线附近,就要加大手腕的力量,右手臂尽量使劲向后甩,然后向前上方将球高高的击出,让球在空中运行的又高又远,到了对方场地底线附近时会以接近垂直的方向下落。这种发球方法叫做高远球,如果球发的质量好可以有效遏制对方某些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一般在单打比赛中比较常用。
3、发平高球方法:这种发球方法和发高远球的不同之处是速度较快,高度较低。在击球的一瞬间,手腕发力迅速,球拍网面与羽毛球成较大的倾斜角(钝角),并让球拍擦一下球,保证球又快又低的飞到对方场地。此种发球方法要注意发出的球不能让对方轻易接到,应根据其站位发的靠前一些。
4、发近网球方法:近网球,顾名思义就是最靠近球网的发球。发球时动作要领同上,只是发球的力度和角度要有所改变,必须把握好。即当球拍击球时,应斜着把球轻轻切一下,手腕用力均匀,保证球刚好越过中线的球网,球落点离球网越近杀伤力越大,因为如果对方从后场很难来得及赶上来接球。
1、76比较适合防守型,77比较适合攻击型。初学者一般可以选76的球,因为这种球的速度相对要慢一些,更适合初学者。
2、根据世界羽联《羽毛球比赛规则》的规定,羽毛球的重量为4 74克至5.50克。以前多用对应的重量来表示球速,比如重4.9克、5.0克的球会对应标示为49、50;也有按欧洲的重量单位格令来表示的,如77格令(格林)、78格令(格林)等。
3、现在国际赛事中常用的YONEX品牌则多用简单的0至5的数字来标示,标号数值越小表明球的重量越轻,球速越慢,反之则球越重,速度越快。
4、目前国际标准使用格林来标示,球桶上 76 77 78 79等单位均为格林,使用最为广泛,数值也是愈小重量愈轻。在我国绝大部分用球球速为76和77格林,基本30℃以下用77格林的多,30℃以上用76格林的多。
1、一只羽毛球上通常有16根羽毛,16根羽毛是目前羽毛球制造行业的标准数量,16是2的四次方,2的平方数可以达到绝对对称的完美情况,
2、即不管是相对于中心点还是中轴线,不管是中心对称还是中线对称,2的平方数都可以满足对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