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份不可以种芍药花。种植芍药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的秋季,8月底-10月中下旬,根据南北温度的不同,有些许差异。因为芍药几乎所有新根都是在秋天新生的,当然也包括次年的新芽,也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秋天移栽以后,受伤的肉质根可逐渐愈合并长出新根,有利于第二年春季继续生长。
2、如果芍药移栽的过晚,会因根部受损,而只长茎叶而不长花蕾。如果在春季移栽,芍药则全年只能依靠肉质根里储存的营养进行生长。更不用说开花了。
1、土壤要求
芍药为肉质根,家庭中盆栽芍药一定要选择疏松、肥沃略带酸性的砂质土。尽量不要种在进行土壤中,如果土壤的碱性过大,很容易引起黄叶,甚至枯萎死亡。
2、肥水养护
平时可以将芍药放在室外,淋点小雨是没问题的,也不需要经常浇水。芍药需水量最大的在开花前后,或者春天天气比较干燥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浇水次数。追肥也要适当的控制,通常每年追肥三次,第一次在春季,新梢迅速抽出之时,另外两次在叶及花蕾正伸展时,以施速效肥为主,也叫促花肥。
3、整形修剪
为了使芍药花多色艳,生长健壮,整形修剪是十分重要的。芍药的修剪主要包括定干、修枝、除芽、疏蕾、剪除残花等工作,主要根据芍药的生长情况进行修剪,生长健壮的品种,可以将其修剪成独干,枝形较少的品种,一般要剪除瘦弱的病枝,保留强枝。
4、不要经常移栽
芍药定植后不能经常移栽,否则会损伤根部,影响生长和开花,一般情况下2~3年换一次盆,在此期间及时送土除草就好。
5、及时剪掉枯叶
盆栽芍药,霜降后剪去枯萎枝叶,以免滋生病虫害。冬季也不需要将芍药移到室内,可以放在阳台或者屋檐下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风雪,盆土不要过干就好。
1、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于15厘米以下土内,以减少翌年早春初次侵染的病菌来源。
2、加强管理,种植不宜过密,保持植株通风透光。
3、发病初期喷洒40%多菌灵胶悬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