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到电源开关,第一次接触到投影仪时,首先要知道电源开关在哪里。
2、连接电源线,连接电脑和投影仪,用电源线把电脑和投影仪连接器连接起来。
3、开启电源,如果打开以后遇到投影仪无法连接电脑的情况,就是没有把屏幕内容切换过去,这个时候键盘上按下Fn+F8即可。
4、投影仪成像纠正,屏幕内容投影到投影布之后,要进行投影的位置和大小的矫正,对投影仪进行对焦。
1、投影仪成像原理:应透镜物距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的原理制造了投影仪。投影仪先将光线照射到图像显示元件上来产生影像,然后通过镜头进行投影。
2、因为元件本身只能进行单色显示,因此就要利用三枚元件分别生成三色成分,然后再通过棱镜将这三色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最后通过镜头投影到屏幕上。
3、DLP是英文Digital Light Processor 的缩写,译作数字光处理器。DLP以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反射器作为光阀成像器件。一个DLP电脑板由模数解码器、内存芯片、一个影象处理器及几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组成,所有文字图象就是经过这块板产生一个数字信号,经过处理,数字信号转到DLP系统的心脏--DMD。
1、分辨率
现在家用投影市场的主流产品大概分为852x480和1280x720两种分辨率。投影其实是无数个小亮点组成的图像,分辨率越高,点就越多,因而成像也就越清楚。不过再高分辨率的家用投影,白天使用的效果也会不尽人意,因而分辨率选择投影重要却非唯一的标准。
2、亮度
所谓的亮度指投影机的光输出,以光通量来表示,单位是流明。大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是流明越高越好。其实不然,主流的家用LED投影,亮度是在300-500 ANSI流明度是比较合理的。实际体验的角度来说,目前即便是1000 ANSI流明度的投影在白天使用也会很无力,而亮度高于1000,一方面可能是厂家虚报参数,一方面夜间观看时可能会因为亮度太高而产生不适。
3、对比度
这里的对比度是指投影机投射图像中黑与白的比值,比值越大,从黑到白的渐变层次就越多,从而色彩表现越丰富。一般来说,500:1算是底线了,1000:1或以上是比较合适的。
4、续航
很多微投都带了内置锂电池,也有部分机型不内置锂电池。没有内置电池就影响了其便携性,所以选购时不要马虎了,但对内置的电池不管是10000还是15000毫安,参数都是浮云,具体续航时长才是关键,便携投影的续航能做到2-2.5小时就算不错了,大家选购的时候注意看测评和评价。
5、参数
上面说的这些,大家买之前也只能通过官方给的数据来参考。目前各品牌给出的数据各不相同,甚至有一些很明显的水份。大家在选购相关产品时可要做个对比。
6、同时,在选择投影的时候不要过分的追求大,有得必有失,总体而言,无论厂家承诺出的投放尺寸有多大,实践起来60-80寸是比较适合观看的。
7、总之,选择家用微型的高清便携投影仪,并非价格高就一定好或者适合你。毕竟我们现在的客厅里,电视还是主角。要参考自己的使用和产品的特点,高性价比的同时又适合自己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1、电视与投影仪各有千秋,主要看个人看需求吧。
2、首先我们应该从画质上来判断哪个好,总体上来讲如今市面上销售的电视均是液晶电视,而液晶电视的价格普遍是较高的,但是电器它的画质能够达到1920×1200高支持分辨率,而一般在万元以内的投影仪的高分辨率仅仅能够达到1024×768,但是相比之下投影仪其显示尺寸相对电视来说要大一些,但是正因为投影仪的分辨率低尺寸还大必然导致画质模糊;
3、投影仪还要单独配备音响系统,看电视节目很不方便,以后改了数字电视还要另购机顶盒,接口也少;
4、接下来就需要考虑投影仪和电视的寿命了,由于投影仪的发热量巨大,投影仪在工作时里面的灯丝处于半融化状态,微小的震动都会损坏灯丝,另外为了达到较佳效果,投影仪的灯泡需要定时更换,后期使用成本比较高;
5、投影仪都需要散热风扇,有一定的噪音。
6、总的来说,投影仪各方面指数比不上电视,但是投影仪尺寸上有,3米的距离可以投影到90寸以上了,预算够的话可以上1080P,得选个好的幕布,一定比看电视带感。
1、投影仪的运行内存(简称运存,英文缩写RAM),其作用相当于电脑的内存条,作为投影仪操作系统和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临时数据存储媒介。安装在投影仪的内部。大小没有规定,有1G,2G,3G等。
2、RAM的容量越大,能越快地同时运行更多应用程序,也能更快地切换各个应用程序。投影仪的内存(就是通常所说的手机内存,英文缩写ROM),其作用也相当于电脑的硬盘,在投影仪中负责存储和保存数据。ROM容量的大小,决定投影仪能安装多少程序,存放多少歌曲、图片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