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诲人不倦,汉语成语,拼音是huì rén bù juàn,意思是指教导别人而不厌倦。出自《论语·述而》。
2、近义词:谆谆告诫、循循善诱、苦口婆心、谆谆教导、不厌其烦、耳提面命。
3、反义词:误人子弟、不教而诛。
4、造句:
(1)我们不会忘记整洁的校舍,友爱的同学和诲人不倦的老师们。
(2)这位老师师德高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虚怀若谷。
(3)他们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深受感动。
(4)老师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指学习而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语出《论语·述而》。
2、原文:《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而言,却又做到了哪一样呢?”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意思: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指学习而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
2、原文:《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而言,却又做到了哪一样呢?”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意思: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而言,却又做到了哪一样呢?”
2、出自《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出自《论语》,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