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林腐乳。桂林腐乳厂等6家企业生产,年产1亿块左右。桂林“三宝”之一。
由于独具佳美的色、香、味、型,是旅游者最喜欢购买的一种桂林土特产。花桥牌腐乳1983年、1988年两次获国家优质食品银质奖,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91年获北京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金奖。象山牌腐乳1987年、1988年分别获轻工部、广西优质产品奖。
2、广西壮锦。广西壮锦以原色棉纱为经线,以各色丝绒为纬线进行提花。使用传统小木机,又称竹笼机,机上设有“花笼”用以提织花纹图案,用花笼起花为壮锦织机的最大特点。织锦的人可按构思的图案用挑花尺将花纹挑出,再用编花竹与大综线编排于花笼上。
3、桂林三花酒。“桂林三宝”之一的三花酒,是中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被誉为白酒之王,是桂林人的骄傲。桂林三花酒以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品质优良而倍受中外游客的青睐。
4、桂林米粉。桂林不仅山水甲天下,而且米粉也很有名,它圆细、爽滑、柔韧,具有独特的风味。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园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
5、永福罗汉果。广西桂林地区永福县是罗汉果的故乡,种植罗汉果已有200多年历史。永福县境内群山环抱,温暖湿润,空气清新,河流纵横交错,森林覆盖率达74.4%,其地理形态和自然资源形成了其独特的小气候环境,为罗汉果栽培最适宜区。永福县罗汉果栽培历史已有数百年,自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罗汉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也有了大幅增长。
6、桂林辣椒酱。桂林辣椒酱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鲜而稍辣,很刺激食欲。根据不同顾客的口味,桂林辣椒分为豆豉蒜蓉辣椒酱和蒜蓉辣椒酱两种,各有各的特色。桂林辣椒酱不仅开胃,而且酱中还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B、C、G,及钙、磷、钾、铁等微量元素。桂林辣椒酱以独特的风味冠压群芳,不仅走俏国内,而且畅销港澳及东南亚,与桂林三花酒、桂林腐乳一起被誉为“桂林三宝”。
7、荔浦芋。荔浦芋属天南星科,又叫魁芋、槟榔芋,原为野生芋,是经过野生芋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一个优良品种,在荔浦县进行人工栽培已有400年的历史,据记载当年系福建人将芋头带入荔浦县,首先栽于县城城西关帝庙一带,并向周边辐射种植,在荔浦县特殊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下,受环境小气候的影响,逐渐形成集色、香、味于一体的地方名特优产品,品质远胜于其它地方所产芋头,很早在周边县对荔浦所产槟榔芋就有了“荔浦芋”一词的称谓,清朝康熙年间就被列为广西首选贡品,于每年岁末向朝廷进贡,深受皇亲国戚们的喜爱。
8、恭城油茶。油茶的统—制作方法是以老叶红茶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盐加水煮沸,多数加生姜同煮,味浓而涩,涩中带辣。恭城一带还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涩,并因煮的时间恰到好处,使恭城油茶被举为各地油茶之冠,享誉桂北和广西各地。喝油茶不分季节,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来则不分早晚,随时煮好奉客,而且更为丰盛。
红土文化是湛江的特色传统旅游文化,其著名的文化形式就是雷州石狗、吴川飘色、东海岛人龙舞以及遂溪舞狮,很多到湛江旅游的人都会特意观赏一下这个著名的雷州半岛文化。此外,著名的湛江八景还有东海岛、湖光岩国家地质公园、观海长廊、寸金公园、硇洲灯塔、南亚热作所植物园、南三岛、湛江港
湛江海产品、湛江农特产、湛江旅游纪念品是湛江的三大名优特产,享誉全省的湛江农特产包括树菠萝、美人瓜、龙眼、荔枝、徐闻正隆木瓜、徐闻正隆木瓜、徐闻香蕉、东海香瓜、灵山扁柑、红江橙、廉江番石榴、廉江荔枝、金凤荔、愚公楼菠萝、河唇水晶杨桃、东坡香瓜等,湛江是一个著名的海湾港口,优良的湛江的海产品有麻西对虾、石门鲜蚝、芷寮蟹、遂溪北潭蚝、草潭江瑶柱、硇洲鲍鱼等。
湛江海产品鲍鱼,又名明目鱼、将军帽,鲍鱼不是鱼,是一种海生贝类。鲍鱼是四大海味鲍、参、翅、肚之首,一般在水温度稍低的海底出产。世界上有两个公认最好的鲍鱼产地,分别是日本(干鲍)及墨西哥(罐头鲍)。鲍鱼含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铜,对血液、中枢神经、骨骼组织、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含有丰富的胆固醇和蛋白质,对维持细胞的稳定性,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有很好的作用,还可以提高免疫力,降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鲍鱼本身也是一种通用的家常菜,所以鲍鱼的家常做法非常多,如:鲍鱼海马鸡汤、蒜蓉蒸鲍鱼、香菇排骨鲍鱼汤、香葱蚝油蒸鲍鱼、清蒸鲍鱼、豉油鸡汁鲍鱼等。
1、家具:字面意思指家庭器具,是包括生活日常用的床、桌子、衣柜等等也包括厨房的器具,也叫做家具。
2、家俱:指家庭器俱,“俱”的意思是全部,俱全的意思,在家具的基础上的意思是所有的家具。但是现在不使用“家俱”这个词,而是使用“家具”。
1、曾用名是以前用过的或者是你的小名,已经不再公开场合中使用。
2、别名是现在用的另外的名字,比如笔名、艺名等。
3、具体同样的法律效力作用:证明以前那个名字跟现在这个名字是同一个人曾用名,泛指曾经使用过的人名、地名和科技名词。注:户口本上有一栏为曾用名中的曾为通假字,通增,指后来增加的名字。当年推行简化字的时候没有对其更改,就像人民币上的元现在还是使用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