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善多肉栽培条件。不同多肉的光照、湿度要求是不同的,需要结合不同多肉品种把握好环境的湿度、温度、光照以及水肥,让他们能够健康生长。此外,闷养、温室效应、大温差、高氮肥会促进植物生长,植株体积会变大,这都是由于这些栽培条件会激发植物细胞产生对生长素的响应,从而促进细胞的延长。
2、养好多肉植物根系,多肉根系只有毛细根是吸水的,始终能够维持毛细根的活性,是长大个的基础条件。多肉尽量少移栽,每次移栽都会损伤一次毛细根。对多肉成株来说,一次性配土定植以后,除非植物胀满盆子或体型受挤压,否则就不要移栽。
3、有机结合徒长和控型,这样才能够获得大型多肉。在春节前后,可以给多肉花卉多浇水,且适当遮下阴,这样有助于内侧叶子的徒长拉松多肉植物的紧凑度,这样到了生长期再给予强光或者适合的温差,新叶就可以开出,且能迅速挤压住周围微徒长的叶子,从而使株型变得紧凑,这样在无形当中拉大了多肉花卉的体型。
1、挑品种。多肉植物的品种繁多,有的生命力极强,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高很快。有的品种就比较“娇气”,稍不注意就会挂掉。所以作为新手,还是选择比较好养的多肉,注意能积攒养多肉的经验,同时也能给自己提升养护多肉的信心。好养的多肉如胧月、虹之玉、吉娃娃等普货,好看,生命力也强韧。
2、挑时间。种多肉的时间,一般来说春天种最好,秋天次之,冬天注意温度也可以种,夏天最好不要种多肉,夏天天气太热,气温高,很多多肉都会休眠,所以种下去存活的几率较低。总之,新手的话最好挑春秋季种。
3、新肉处理。新买回的多肉如果是裸根,先把一些枯根、坏根剪掉,浸泡几分钟多菌灵溶液杀菌,放置在阴凉通风处两天左右,等伤口愈合,之后再上盆。如果是带盆土的,把整株多肉放置在有散射光的位置,不要照直射光,注意环境要通风透气。让它适应一段时间新环境,可以少量的给盆沿浇点水,等到新肉叶子开始有了生长的迹象,就可以逐渐增加直射光照了。带盆土的多肉可以先不急着换盆换土,观察一段时间,养健壮了再换不迟。
4、潮土上盆。虽然新上盆的多肉不能浇大水,但是盆土也不能太干燥,否则新肉的根系吸收不到水分,长不出新根,还会长气根。所以可以实现把盆土喷微潮,土里带有一些水分就行,不能太湿,这一点水分已经足够多肉长出新根了。
5、多肉养护。新肉上盆之后要等一两星期服盆,期间注意通风和避免潮湿,之后逐渐增加浇水量和光照,一直到正常养护。已经服盆的多肉基本上每星期浇一次透水就好,有些耐旱的品种一个月只需要浇3次水。注意避开30度以上的高温日照,保持环境通风,温度18到25度最佳。
1、水分养护。
众所周知,多肉植物是一种具有肉质根茎的植物种类,储水能力比较强,而且不耐湿涝,尽管在生长旺期可以多浇点水,但平时一定要小心水量过多形成的过湿积涝导致根茎腐烂发臭的现象。
2、光照养护。
多肉植物需要多晒太阳,长时间的光照甚至是全日照的光照滋养都是多肉植物非常喜欢的。有一些多肉植物经过光线滋养后,植株叶片会变色提升观赏性,所以日均光照时长要保证在4~6小时以上,强光需适当遮蔽。
3、土壤基质。
多肉植物和一般的花卉植物所用的栽培土壤不一样,因为多肉植物的栽植土壤是以疏松性、透气性、营养充分为主,所用的土质材料多是园土、颗粒土、沙壤土、腐殖土等。在土壤使用前先要在高温环境下杀毒消菌一次。
4、温度养护。
12~28℃是大部分多肉植物可以适应的生长温度。春秋两季是多肉植物的生长旺期,温度要适中,避免出现超过10℃的温差影响多肉发育。夏季记得降温保湿,冬季则要移入室内养护防寒防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