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是的,不签三方协议报到证还是有的。《就业报到证》是应届普通全日高校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由原《派遣证》转化而的。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须持《报到证》。
2、正确区分协议期、试用期和见习期这三个时期,这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益维护。协议期:是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开始,一直持续到签订劳动合同之后或者双方终止协议为止。在协议期,双方已经确定了工作意向,但未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试用期:主要针对劳动合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的时间应在试用前,而不是试用合格后。过去一些单位为了逃避责任,在试用期,往往不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一旦试用期满,就找种种借口辞退。根据有关规定,试用期与劳动合同的期限应一致。合同中约定了见习期的,不再另行约定试用期,毕业生见习期为6个月至12个月,报到之日起计算。
1、报到证丢了事业单位能入编。
2、报到证通常有正本和副本,正本为有色联,副本为白色联也叫就业通知书,如果报到证遗失,超过择业期一般大学所在省份确实通常开具派遣证明,不再发放报到证,派遣证明原则上与报到证具有同等效力。
1、报道证期限,一般为一个月。上面有指让你在这个规定的一个月内持就业报到证到报到证抬头所写地方办理报到手续。
2、毕业时落实具体用人单位的,即就业报到证抬头体现具体单位名称的,改派期为1年;毕业时未落实单位而派遣回原籍的,改派期为三年。
3、温馨提示:无论是否落实具体单位,都尽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报到手续,以免给自己将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报到证,由1999年以前的“派遣证”转化而来,是应届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普通全日制,也就是统招生)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须持“报到证”。由教育部印制,省、市、自治区教委(教育厅)签发,分上下两联,上联交毕业生本人报到使用,下联由学校装入毕业生档案。
2、报到证是毕业生转移人事档案关系和户口关系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