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身准确的发音。自身准确地道的英语发音不能让你在听力上面无往不利,但是不准确不地道的发音绝对不能有效的解决听力问题。而准确地道的发音往往又得之于在听力中纠正自己的发音。两者是互相进行的。
2、专心听懂一盒磁带比你囫囵吞枣的听了十盒磁带的效果要好得多。我们记忆单词平时是用眼看心记,虽然你是认识了这个单词,但很可能你还是听不懂这个单词,听力练习时是用耳朵对单词的再熟悉。精听了一盒磁带你用耳朵记忆了这盒磁带里所有的单词和句子、发音、语调等等。泛听十盒磁带,你记不了多少东西的。
3、经常进行视听结合的训练,把眼看和耳听结合起来,训练学生听英语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促进学生耳听意会。高中英语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实物图示,在每单元对话教学中可采取视、听结合的方式,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同时重点突出学生的听说能力。
4、加强英语课堂听力教学力度尽量用英语授课。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语言组织教学,可适当运用母语。让学生多做如下练习:听音表演,教师播放录音或范读听力内容,学生根据相应信息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听音跟读,教师在播放听力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模仿录音跟读并反复练习。
1、多听英语。读英语甚至写英语都是非常好的,可是听不懂,同样一个单词,眼睛看得懂,耳朵却不认识了,因为耳朵听到太少了,克服下来不是很难的事情吧,所以平时要多听。
2、扩大词汇。一般一句话里面只要有一个或多个关键字听不懂,那么这句话就全听不懂了,就算部分明白了,意思也会理解相差太远,所以要加大词汇量,也许我们会看到英语的词汇量浩瀚无穷,生怕学不会不上,但不用紧张,我们只要多了解日常生活用于的词汇量就可以了,常用的词汇量不会很多的,先加强学习常用词汇,慢慢地扩大词汇范围,英语就慢慢地上去了。
3、听听英语歌曲。要多学习西方文化,因为英语是在这个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的,比如一个单词,要知道它的背景才能明白它的意思,比如“dress rehearsal”,这个意思直接翻译成中文就是“礼服彩排”,让人无法理解,礼服彩排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中国文化里面没有这个词,可是在西方文化就存在了,按照西方文化的意思就是:穿着在婚礼当天要穿的礼服提前彩排,不解释就很难明白,更别提听不懂了,西方有个结婚有个习惯就是穿礼服要彩排一下,中国就没有,所以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
4、要精听英语。需要掌握主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弄明白新闻或者电影情节内要表达的意思,甚至一些细节。通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照原文进行精听,平时看英文电影的时候也打开字母精听,精确模仿每个单词的发音,每个句子的语音、语调、连读和专业词汇的用法,以及整篇新闻或电影的节奏。不懂就多听几遍,如果一句话全听不懂哪怕一两个单词听不懂都要多听重复听,直到掌握为止。最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文章或句子,理解表达的意思就行了。
1、不同省市的时间是不同的。有的省份是先放听力,如山西省就是,但听力不算入总成绩。
2、而有的省份是后放听力,如吉林省,算成绩的。
3、如果是先放的话,那就应该是6月8日15:00--15:20,后放的话,就是6月8日16:40--17:00.听力的时间应该都是20分钟。
1、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拥有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非常重要,对于提高英语听力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听力练习更需要集中注意力。
2、课堂学习在课堂上用手机录音,如果上课时听不懂老师和同学说的词句,就把这些内容都录下来。有时间重听几遍,争取把当时没听清的单词全部搞懂。听的时候留意他们的语调,这会有助于你熟悉老师和同学的口语特点,也可以帮你把一些不好发音的单词读准。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能更轻松地听懂他们所说的内容。
3、一对一学习,如果有老师单独辅导或者跟伙伴一对一练习时效果最好,留意老师的语调,英语的语调往往能传递出说话者的情绪和态度,我们通过语调也能很容易地判断出一句话究竟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
4、自学,每天听同一段英语播客,找一档你觉得有趣的播客,连续几天重复听其中一期节目——无论是在开车、骑车、洗碗、坐地铁,一有时间就开始听。前两天先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不容易听懂的单词和短语上,可以随时暂停或者重听,尽量把它们都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