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军不怕远征难,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横。更喜岷山千里雪,大渡横桥铁索寒,三军过后尽开颜。”读了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就像是听了一首豪迈、雄壮、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
2、两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解放军们克服种种困难,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多次余斗。冲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
3、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鱼钩的长征故事。炊事班班长是全连年纪最大的,又和大家特别亲,所以大家都叫他老班长。指导员交给他的任务是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一天,他在河塘里洗衣服时,看见一条鱼跃出水面。于是,他把一根针烧红了之后弯成鱼钩,每天都烧鱼汤给大家喝。为了不让大家担心,他每次都骗大家,自己刚出锅就吃了。而等大家吃完了,自己再吃。
4、两万千里长征,二十五万人马,最后只剩下三万人。我们一定记住:我们现在的丰衣足食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长征时,有的战士一天只吃一颗黄豆,而一天却要走很多路。相当于400米跑道走300圈。让我们共同传承长征精神吧!
1、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
2、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
3、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1、学拳。现代各式太极拳的套路都很多,要想学会一个套路,必须扎扎实实、一式一式地去学习。这个阶段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2、修拳。一个套路学完了并不等于学会了,初学者还需要老师一式一式地纠正动作。现在许多练拳者不重视修拳,学完后就自己去练,往往练走了样,动作变形,劲路不通畅,养成了一些坏毛病。所以修拳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阶段。
3、练拳。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一套拳并基本合乎规矩、达到标准后,接下来就需要个人去苦练。
4、内外合一。学会了套路,依样画葫芦地打拳是太极拳的初级阶段,只有实现内外合一,即把内劲、呼吸和形体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进入太极拳的中级阶段。这个阶段要把动作的开合、伸缩、起落与呼吸结合起来,让丹田、腰脊发出的力达到四肢。
5、随心所欲,也就是“神明”阶段。这个阶段进入了太极拳的高层次,打拳时不仅动作上打得舒展、漂亮,而且内劲、呼吸上畅通无阻,使人感觉如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