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可西里东部与西北部及长江源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西部湖泊众多,是长江北源楚玛尔河的发源地区,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植物生长不均匀,生活于东南部的母藏羚羊把产羔地选在这里的太阳湖、库赛湖、卓乃湖和豹子峡等地。东部海拔较高,而三江源保护区的海拔相对较低,气候环境温暖舒适,母羚羊更喜欢生活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地方。因此,羚羊为了明确的方向性宁愿长距离迁徙,但公路、铁路刚好将它们隔开。
2、迁徙路线与河道有关,藏羚羊喜欢在楚玛尔河两岸活动。楚玛尔河横贯可可西里的中、北部,有近一半的河段在青藏公路以东,是一条季节性河流。
3、由于前些年西北部大量产羔期的藏羚羊被猎杀,迫使藏羚羊向东转移而越过公路去栖居。但青藏公路日渐密集的车辆形成一道流动屏障,藏羚羊很难穿越。除了采矿、采油等干扰外,2002年进青藏的建设人员就有10万左右。10年前格尔木还只是一个人类聚居点,而现在已是相当繁华的城市。人流的涌入或许并未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生态承受能力和对野生动物生存的影响。
虽然公路和铁路所占用的青藏高原面积比率微乎其微,但由于主要栖息地的破碎化,限制了动物潜在的散布需求和繁殖能力,降低了动物的觅食能力。它们需要在广泛散布或季节性的资源如青草、水源等生境中自由移动,一种特定的资源仅能维持一年中的几个星期,一些地方几年中动物们仅光顾一次。但当生存环境破碎后,野生动物无法靠迁徙去获得高寒草地上的稀有资源。这迫使它们在已经不适宜的生境里过度啃食,最终导致食物缺乏和种群的消亡。
1、藏羚羊(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长角。
2、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见于中国拉达克地区。
3、1999年中国西宁藏羚羊保护及贸易控制国际研讨会在西宁召开,来自中国、法国、印度、意大利、尼泊尔、英国等7个国家的代表们经过深入讨论和充分酝酿正式发布了关于藏羚羊保护及贸易控制的《西宁宣言》。这份宣言的正式发布,标志着国际间合作打击盗猎藏羚羊、制止藏羚羊绒制品非法国际贸易活动的局面初步形成,这对保护藏 羚羊资源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中的福娃迎迎便是以藏羚羊为蓝本,以赞扬其能在严酷环境生存的顽强生命力,表示挑战极限的精神,更以“羊”字谐音意喻“喜气洋洋”。
5、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将藏羚羊的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近危(NT)。
1、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保护动物。
2、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见于中国拉达克地区。
1、藏羚羊角手串为棕色,琥珀色,羚羊角手串忌摔、忌用力、另外还要避免接触热源,化学品等,以免对物件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坏。
2、羚羊角怕干燥,干燥会使其开裂,但也不能泡在水里,特别是热水,这样会使羚羊角的药用成分析出,注意保持湿度,平常用手把玩,也可以在冬季的时候擦拭橄榄油,以免干裂。
3、还有一点角质材料饰品忌酸碱,易遭到酸碱腐蚀,所以在夏季佩戴把玩时最好用带绒棉质布料擦拭清洁或者夏季少佩戴,以免被汗液中的碱性腐蚀,切忌不能水洗。
4、平时能不用油就不要擦油,用手盘玩即可,也可以蹭一下脸颊的油,时间一长自然就会很润。
5、动物角质材料可能会有缩水的现象,平时注意不能太干,在冬季盘玩时可以擦拭橄榄油或天然动物油,不要用其他商品油。盘玩的时候可以用带绒的棉布进行盘玩,能更好的呈现效果。
6、盘玩是个细致活,不要想一蹴而就,其中玩的意思就是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不能舍本逐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