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2、这是一首送别诗。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李白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篇。诗题中“之广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
1、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2、黄鹤楼原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1、黄鹤楼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位于武汉市长江边的蛇山上。
2、黄鹤楼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有“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以后各代屡毁屡建。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因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清光绪十年(1884年),黄鹤楼为一场大火焚毁。至1985年,黄鹤楼重建完毕,新建的黄鹤楼又屹立在长江之滨。
3、黄鹤楼屡毁屡建,经过了流光的洗礼,时代的磨难,楼中装的也不再仅仅是雕梁画栋,水墨丹青,而是盛满了诗情,盛满了画意,盛满了浓浓的情结,纠缠在这长江岸边,久久不能散去。
1、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是有两种说法的,一种是因仙,一种是因山。其中因仙就是之前有一位仙人路经此地,当地人救了他,这位仙人为了感谢救他的这个人,于是便在这个人所开的酒店墙壁上画了一只仙鹤,这只仙鹤能够起舞助兴,正是由于这只仙鹤,让这个酒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在10年之后这个仙人再次来到这里,将黄鹤给带走了,而当年救他的这个人为了感谢这位仙人,于是便在这个地方建了一座楼,就直接取名为黄鹤楼。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因为这座楼其实是建在黄鹄矶上,这个字后人念“鹤”,这样口口相传,于是就成了黄鹤楼。
2、黄鹤楼(Yellow Crane Tower)位于湖北武汉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1、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