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昌是河南省地级市,又称莲城,位于河南省中部,下辖2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2个县。
2、许昌,古称许州,是河南省地级市,河南省政府批复确定的中原城市群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交通和物流枢纽城市、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汉魏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南省中部,东邻周口市,南界漯河市,西交平顶山市,北接郑州市,东北与开封市毗邻,全市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下辖2区、2市(县级)、2县,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2018年末,全市总人口498.24万人。
3、许昌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许昌古文化有史前文化系列、汉文化系列、三国文化系列、寺庙建筑文化系列、钧瓷文化系列等。
4、许昌市区距省会郑州8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50公里,国道31地方铁路横穿东西;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国道107纵贯南北;是豫中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19年12月19日,许昌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1、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英文名Red-Flag-Canal)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林州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
3、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1、河南省中考总分数为700分,考试科目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下面是河南省中考考试科目和科目对应的分值: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20)、物理(70)、化学(50)、政治(开卷)(70)、历史(开卷)(50)、体育加试(70)、实验加试(30)。
2、中考考试河南为全省统考,6月25日正式开考。考生可以提前了解和掌握中考考点学校周边交通状况,做好应对准备,确保考生按时参加考试。6月24日下午15∶00—18∶00各考点学校将对考生开放,中考考生可携带准考证到考点学校看考场环境,掌握前往考点的路线和时间。
1、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
2、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旧址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三胜街31号。馆址几经变更,1961年迁至郑州,新馆于1998年5月1日落成开放,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
3、展馆建筑面积5.5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馆藏文物多来自于二十世纪初商丘、洛阳、安阳、开封、淅川、三门峡、辉县、新郑等地的考古发掘,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余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一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博物院的部分珍贵文物几经辗转最终被珍藏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
4、2015年7月14日起河南博物院将闭馆,对主展馆实施维修,预计工期18个月。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2020年9月24日起,河南博物院主展馆重新对外试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