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2、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3、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1、詹天佑主持修建了八达岭隧道。
2、这是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座单线越岭铁路隧道。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是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中的4座隧道之一。这座隧道曾经数次遭受过战争破坏,1968年曾对它进行过大修改造,至今保存完好。
1、斩除恶霸,关羽其实很小的时候也是出生于穷苦人家的,所以自幼为了保护自己也是学了一生好武艺,在19岁那年,在蒲州有一位太守,太守是熊虎,太守的的儿子叫熊祥,好吧看到这个名字小编就觉得应该不是什么好东西了,果不其然熊祥为了霸占张继昌的女儿鸾娇使出了各种手段,最后还勾结了县令苗信,眼看这件事情就要成了,这个时候关羽杀了出来了,他帮助张继昌父女量在公堂上辩解打抱不平,但是别人都已经勾结好了,你就是再有理由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关羽没有办法气不过,最后选择打死了熊祥把衙门也给烧了,把牢房也给打乱了救出了鸾娇,这个时候得逃跑啊,所以就逃到了圣母庙附近,熊虎也不是吃素的人就带人追杀关羽,最后关羽使出了浑身解数总算是把逃出了圣母庙,最后也打死了熊虎,最后逃出家乡逃到了幽州涿郡,这为后来遇到了刘备埋下了基础。
2、桃园三结义,关羽遇到了刘备之后,发掘刘备这个人很有大义,而且目标远大,也是皇叔匡扶汉室这个事情在关羽看来真的是太有诱惑力了,所以连同志趣相投的张飞三人一起在张飞的家园附近结义了,而且当时也是桃花盛开,所以这个事情就显得非常的有符合天时地利人和了,之后的三国大业正式开始。
3、土山三约,在徐州的时候最后刘备反正是兵败了,曹操就把关羽给生擒了,表示关羽应该跟随曹操了,在生擒之前曹操就让张辽对关羽说关羽如果投降了曹操,那就有“三便”也就是三个方便,一个是甘夫人和糜夫人都会没事;二个是可以不违背桃园之约了;三个就是可以留下觉得有用的人了。但是关羽表示你曹操有三便我也有“三约”,一是我投降可以但是不投降曹操只投降汉朝,第二需要给两位夫人俸禄不能欺负二维夫人,三是只要知道了刘备的下落之后关羽就可以回到刘备身边了,也可见关羽的忠义之处了。
4、秉烛达旦(通宵达旦),先前的土山三约曹操也全部答应了,但是关羽其实还是看得出来完全没有心思,送东西,宴请等等关羽从来都不乱吃乱喝,美女房子什么的都不要,最后曹操让刘备的二位夫人和关公在一见房间里面关羽依旧不动声色,最后一个人在门外点了根蜡烛竟然读起了《春秋》,而且通宵达旦毫无倦色。
1、关羽的资料:羽(约160年—219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至今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迦蓝菩萨。
2、生平:因犯事亡命至涿郡。184年,黄巾民变,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三人情同兄弟,刘备坐下时,二人常不辞辛劳随身守护,有时一站就是大半天。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刘备被封为平原相,时关羽、张飞任别部司马,分统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