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基斯坦人口是1.97亿。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简称“巴基斯坦”,意为“圣洁的土地”、“清真之国”。
2、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一个多民族伊斯兰国家。国语为乌尔都语。
3、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海岸线长980公里。南部属热带气候,其余属亚热带气候。首都伊斯兰堡,前首都卡拉奇是最大城市。
1、巴基斯坦地处亚热带,除了俾路支斯坦地区以外,大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我国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有相似之处,但它的气温要比我国东部高得多。巴基斯坦临海地区气温高,气温差度小,西北高山区和俾路支高原气候多变,温差大,北部有些高山区甚至常年积雪。俾路支斯坦地区多山地和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2、习惯上巴基斯坦的气候分为四季:3—4月为春季,这两个月的气候不热不冷,比较温和,但干燥;5—8月为夏季,其中6月份的气温最高,有时高达45°;7、8两月多雨,因此通常又称7、8月为雨季;9—10月为秋季;11—2月为冬季,冬季昼夜气温变化比较大,白天气温可达25°,夜间有时会降至冰点。
3、总体来说,巴基斯坦夏季炎热,秋冬旅游较为适宜。但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旅游季节。Sindh、Balochistan、Punjab和南部的西北前线省NWFP比较适合在11月-2月的冷天旅游,而北部的NWFP、北部地区和AzadJammu&Kashmir;地区的最佳旅游时间是5月-10月,徒步路线的最佳时间和4月底至10月底,高峰期是6月中到9月中。在这个期间,每当夏季北部高山上积雪融化,再遇上季风暴雨,流贯巴全境的印度河陡涨,往往泛滥成灾,成为巴主要的自然灾害,但大部分地区交通没问题。
1、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Islamabad,旧译伊斯兰巴德)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海拔600米的波特瓦尔高原上,在白沙瓦以东195公里,距离卡拉奇1530公里,背依高耸的马尔加拉山,东临清澈的拉瓦尔湖,南面是一片葱绿的山丘,气候宜人,景色秀丽。
2、伊斯兰堡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都城之一。1959年巴基斯坦政府决定在此建设新首都,1961年开始兴建,1970年基本建成。伊斯兰堡面积达909平方公里的新兴城市,成为巴基斯坦的政治中心。现有人口95万(2002年)。
3、伊斯兰堡的城市建设严格按规划进行。全市分为行政区、使馆区、住宅区和商业区等,井然有条。各个区的建设也有各自的规划。城市建筑新颖美观,街道宽阔齐整,市容整齐美观。各项建筑适合巴基斯坦人民的习惯和要求,没有高层楼房。行政区的建筑有总统府、议会大厦和政府各部办公大楼等。住宅区被东西、南北向的街道分割成七十六个正方形街区,每个街区都有小学、中学和娱乐中心,商店、饭馆等生活设施齐全,并且都有一座清真寺。各项建筑适合巴基斯坦人民的生活习惯和要求。这里没有高层楼房,建筑物五颜六色,很少雷同。总统府、最高法院和议会三幢大楼是伊斯兰堡最有名的建筑物,西南部的学院区和东端的真纳大学,以及能同时容纳1万人做礼拜、塔尖高达80米的费萨尔清真寺,使人们领略到浓厚的伊斯兰文化氛围。全市有许多美丽的公园和花园。拉瓦尔湖西面的夏克巴里山是重要的游览地,山顶上有一块专供来访的外国政府首脑植树留念的园地。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时,在这里亲手种植了一棵象征中巴友谊的乌桕树,巴基斯坦朋友深情地把这棵乌桕树称为“友谊树”,称这座山为“友谊山”。1989年李鹏总理来访时,也植下了一棵木兰树。夏克巴利山以南则是占地50英亩的玫瑰和茉莉公园(茉莉是巴基斯坦的国花),那里种有250多种玫瑰和数十种茉莉,红白相间,争奇斗艳。一年一度的全巴基斯坦玫瑰花展就在这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