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庐”:安徽黄山、江西庐山。
2、“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3、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
4、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5、国家先后两批公布共计42座旅游名山为“重点风景名胜区”,除上述外,还有:辽宁千山、江苏钟山浙江雁荡山、安徽天柱山、福建武夷山、山东崂山、陕西骊山、河南鸡公山、四川缙云山、甘肃麦积山、新疆天山、江西井冈山、广西花山、河北苍岩山、江苏天台山、浙江天台山、安徽琅琊山、福建清源山、福建万石山、福建太姥山、江西三清山、湖北大洪山、湖南武陵山、广东西樵山、广东丹霞山、四川贡噶山、四川金佛山、云南玉龙雪山。
在蒙古人统治西亚(中东)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时期,在伊利汗国,库尔德人所得到的礼遇非常高,几乎是蒙古帝国中的一等或二等民族。众所周知,蒙古帝国建立后亦执行民族歧视的所谓“四等人”制度: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即长江以南地区的汉人和少数民族,又称南蛮)。而二等色目人则主要包括中东地区的曲儿忒人(库尔德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以及我国西北地区的回鹘人(维吾尔人)等少数民族。而曲儿忒人(库尔德人)的政治地位在事实上又远远高于其他民族的“色目人”。
自从蒙元帝国建立后,尤其是蒙军第二次西征横扫西亚(中东地区)并建立了伊利汗国后,库尔德人亦有很多在蒙元做官的、当将军的。甚至到了大明王朝也有很多波斯人、阿拉伯人、库尔德人做官当将军的。而在此之前,经过多个世纪的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与民族、宗教同化中,也有很多库尔德人搞起了商业贸易,并骑着马队或牵着骆驼队,往返于西亚-中亚-中国的古丝绸之路上,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有很多库尔德人移居中国,主要定居在“色目人”集中的西北地区,只不过他们在中国的身份慢慢演变成维吾尔族或回回族并信奉伊斯兰教了。
到了2017年7月,中国的维吾尔族人口超过1000万,回族人口接近1000万。亦有历史学者“小心猜测”说:在中国维、回族这2000多万的人口中,同属于“色目人”后裔的库尔德人后裔不会低于30万人,甚至会超过100万,就像如今的中国汉族人口里,实际具有各类少数民族血统的人口不会低于5000万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他们的身份证和户口本上写着的是汉族而已。
1、九寨沟--冰清玉洁的天堂。冬天的九寨沟,行人稀少,所有的美景似乎都为你一人所准备,山峦与树木银装素裹,瀑布与湖泊冰清玉洁,蓝色湖面的冰层在日出日落的温差中,变换着奇妙的花纹。而12月下旬至1月下旬的九寨沟的雪最厚,最值得一游,不妨沿栈道徒步到诺日朗,沿途穿越原始森林,欣赏珍禽鸟兽。九寨沟的额雪景,纯净到不忍走进结了冰的瀑布,像静态的画布。
2、拉萨--一场奢侈的日光浴。拉萨是世界著名的高原“日光城”,从12月至来年4月都沐浴在冬日暖阳下,享受高原冬季日光浴堪称冬季游的独特体验。由于冬天的拉萨没有拥挤,你可从容地在布达拉宫、大昭寺之巅享受暖阳,或观赏雪中迷人的布达拉宫,聆听喇嘛的天籁之音,收获别样的心境。
3、昆明--爱上南国灿烂阳光。昆明,无愧于“春城”这一雅称,四季如春,天空碧蓝又高远,仿佛是透明的。太阳肆意地迸发着耀眼的光,迎着每一位在这座城中漫步的人。翠湖边喂红嘴鸥这件事几乎成为冬天昆明人最开心的事情,每年的11月开始,就会有上万只红嘴欧飞来翠湖。人们喜欢买一些面包碎喂他们。如果冬季你来到昆明,不要错过这个特别的体验!
4、吉林--雾凇岛的奇幻之旅。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吉林市就算进入了冬季。从这时起,雾凇便开使登场亮相了。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成为中国四大气象奇观之一。雾凇岛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在冬季,升腾起的大雾常常笼罩着这个近6平方公里的小岛,有时竟一天也见不到太阳,在这样的天气下挂在树上的雾凇是不会掉落的,并且夜里又会挂上一层。第二天,树上的雾凇粗得像高粱头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