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2、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
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3、人像拍摄
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从下看是处)。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
4、怎样拍好微距
拍好微距,需要用光、构图讲究技巧。我们要掌握的是怎么把微距拍清楚,不要拍糊呢?注意以下两点就行了。首先,用三角架。手持不稳,放大之后总看到片糊,所以第一条,用三角架。其次,用自拍机。我们发现,即使用架,在按动快门时仍然带入了晃动,最好的办法,启动自拍机。
1、可以将液晶屏取下,放在阳光中晒,虫子若惧热则会爬出去。
2、如果虫子依然在屏幕,则只能卸下屏幕,自行取出,该过程建议到专业的维修地点维修处理。
3、取出虫子后注意安装时要严密,如果切合不好,可以更换相关元件,也要注意以后的防潮措施。
不同的结构:数码单反相机和我们接触更多的普通消费数码相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不同主要体现在两者的内部结构,以及传统的数码单反相机采用特殊结构,数码单反相机根本解决畸变的问题,是从取景器内看到图像的曝光在影片中,普通的数码相机与CCD摄影模式中,你可以看到在LCD图像CCD的感觉,也就是说摄影师看到的液晶面板上的图像是大家都要拍摄的,没有像差的问题,所以普通的数码相机也可以拍出很好的微距!从这一点来看,单反相机并不是主流。
快门的问题:普通数码相机为普通用户访问的照片就够了,但它的快门速度有较高的需求适应不利于摄影师拍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普通数码相机是最快的快门速度是非常重要的维持大约1/1000秒,最快,数码单反相机的快门速度可以轻松达到1/10000秒左右,所以对普通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快,非常适合生态环境。
镜头是不同的:单反数码相机不仅支持更多的支持镜头,而且比普通数码相机具有更高的镜头指数。首先,例如广角效果,普通数码相机拿35毫米~ 38毫米,主要是少数高端相机模型支持28毫米宽,但是数码单反相机通常使用原始镜头可以拍广角视图的照片令人欣慰,有特殊广角镜头甚至可以继续扩大视觉范围。后跟一个数码相机震动很敏感,即使是轻微的震动产生接触的过程中模糊的图片,如果没有高功率普通数码相机变焦镜头模型,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动摇一个实用功能,数码单反相机可以退化+镜头拍摄,以防止不稳定抖动。镜头部分和图像质量也密切相关比较大多数普通数码相机和数码单反相机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普通数码相机镜头很小,和管直径比例,有些型号的镜头只是管直径的1/3,和数码单反相机镜头和镜子基本管直径,也创造了两个光学性能之间的巨大差异表达系统。总之,多选择一个镜头就可以保证拍摄时间。一个好的镜头可以使拍摄工作很容易完成。
微距就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使用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拍摄东西时,都可叫做微距摄影。为什么要用到微距?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拍摄一些细小的东西,比如花鸟鱼虫等等就需要用到微距摄影。
数码单反与DC的微距有什么不同?那些从DC过渡到单反的用户会发现,DC有开启微距的按钮,单反却没有了;开启微距功能的DC可以实现1-250px的近距离的对焦,而使用类似 18-55、18-200等标准变焦镜头的单反的最近对焦距离通常在20-1125px之间。这是否意味着单反的微距能力不如DC呢?
实际上,决定微距摄影的关键除了最近对焦距离,还有放大率。放大率即被摄体实际大小与成像大小之间的比率,在最近对焦距离相同的情况下,放大率越大的镜头微距能力越优秀。非微距单反镜头的放大率通常在1:2-1:4之间,微距镜头可以达到1:1的放大率,而DC由于图像传感器尺寸远小于单反,因此放大率也远小于单反。所以,非微距单反镜头虽然最近对焦距离比不过DC,但加入放大率的概念,实际表现甚至好过DC。数码单反如何拍微距?那么,对于没有微距开启按钮的数码单反,到底该如何拍微距呢?
前面已经说到,微距就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从广义上来说,使用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拍摄东西都叫微距摄影。所以我们需要使用非微距单反镜头进行微距摄影时,只需要移动镜头至它的最近对焦距离的位置进行拍摄。
专门针对微距摄影的微距镜头?由于微距镜头具备更大的放大率(大多数微距镜头的放大率都是1:1,意味着可以让被摄物在相机上等比例成像)和更近的对焦距离,在微距摄影上具备先天优势。如果你想真正玩转微距摄影,毫无疑问必须选择一支微距镜头。
如何用好数码单反的微距?微距摄影的特点是景深非常小,可以获得非常漂亮的焦外效果。很多喜欢微距摄影的朋友也正是被这种特殊的效果所吸引。
如何来实现小景深呢?关于景深的概念,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有过详细的介绍,可参考《花卉摄影的三大要素:光影、景深和构图》从《花卉摄影的三大要素:光影、景深和构图》一文中关于景深的介绍知道,要想获得小景深有三个前提:大光圈、长焦、近距离。因此,可以实现超近距离拍摄并拥有大光圈的微距镜头(大多数微距镜头的焦长都大于标准镜头,可以被归类为长焦镜头)可以轻松营造出小景深。而使用类似18-55mm、18-105mm、18-135mm这样的标准变焦头时,则需要变焦至镜头的长焦端,光圈调至最大,然后移动相机至最近对焦距离的位置同样可以获得不错的小景深效果。
微距摄影总结使用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拍摄。但在实际运用中并不是那么简单,它需要你选择合适的器材,并且对光影、被摄体、构图、光圈、对焦距离都有纯熟的把控才能拍出成功的作品。当然,如果你的目的仅限于拍出微距照片而不做其他要求,那么任何一款数码相机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1、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2、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3、最后,构图。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从下看是处)。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