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白露》
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月夜忆舍弟》
4、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百忧集行》
5、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天末怀李白》
6、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赠李白》
7、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秋兴八首》
8、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9、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10、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禹庙》
11、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宿府》
1、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
2、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宋·秦观《秋日》
3、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偶成》
4、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5、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宋·秦观《虞美人》
6、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司马宅》
7、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
9、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0、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宋·秦观《浣溪沙》
1、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放眼望去,秋天的田野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2、走过火热执着的炎炎夏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秋季,田野变得越来越大,城市在田野里安居乐业,人们生活安详富足。
3、仲秋的田野金黄的稻谷收割了,田野里只剩尺把高的谷桩子,远远看去就像一片片矮矮的茂密的土黄色森林。
4、一夜之间,站立的稻子都睡在了地上,像平铺了一层地毯,田野变得非常宽广。
5、山坡上,一穗穗的高梁高傲地矗立着。秋风吹来,它们象一把把胜利的火把,高兴地晃动着。
6、田野里,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棉花白似雪,棉枝上结满了桃子般的棉花,一棵上就有几十朵,压的棉枝弯了腰;稻子都有筷子那么粗。
1、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题记
2、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血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3、站着,默默的站着,我对着晴朗的天空微微的笑了。我笑这可爱的秋已来到了大地,来到了我的房间,更来到了我的心里。我要欢迎它,让秋风将一切落叶,吹进我的房子,铺在我的床上,它是天涯的漂泊者,任风吹到哪里便落到哪里,没有归宿,没有人怜。
4、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树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是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存封着多少生活的奇迹。
5、曾有许多诗人说秋天最容易惹起人的烦恼和伤感,所以古今的词人墨客,都是在秋天大发牢骚,摇头晃脑呜呼噫嘻,舞弄笔墨。如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牧“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秦观“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6、是啊,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他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落叶还在萧萧地下,仿佛是压满树冠的鸟群,受到了一阵风的惊扰,不约而同飞离树梢。只是飞去的鸟群没有它们这般安详自得罢了。我敏感的心灵听见落叶在叽叽喳喳地啁啾——它们在述说飘落的欣悦。与其说飘落,尚不如说是舞蹈,时而在空中激动得瑟瑟抖动,时而又闲适地起伏飘摇,它们获得期待已久的自由,似乎它们在枝头守候至今,只是尽某种义务,而它们的色彩,是大自然偿还它们的报酬。
7、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它拥有一切,却并不想占有任何东西。那是有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
8、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充实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秋光外,而是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