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文化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5-05-26 12:25:55

Ⅰ: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1、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鹬蚌相争 画蛇添足 自相矛盾 杯弓蛇影

螳螂捕蝉 亡羊补牢 人面兽心 无价之宝

囫囵吞枣 庖丁解牛 起死回生 患得患失

庸人自扰 拔苗助长 惊弓之鸟 滥竽充数

愚公移山 买椟还珠 狐假虎威 爱屋及乌

打草惊蛇 破镜重圆 才高八斗 一毛不拔。

2、迎刃而解 毛遂自荐 八仙过海 一鸣惊人

纵虎归山 世外桃源 项庄舞剑 下笔成章

天衣无缝 呆若木鸡 怒发冲冠 鱼目混珠

乐不思蜀 班门弄斧 走马观花 后来居上

狼狈为奸 半途而废 得意洋洋 望梅止渴

塞翁失马 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凿壁借光

骄兵必败 磨杵成针 入木三分

呕心沥血 才高八斗 伯乐相马。

Ⅱ:寓言故事的成语

1、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鹬蚌相争 画蛇添足 自相矛盾 杯弓蛇影

螳螂捕蝉 亡羊补牢 人面兽心 无价之宝

囫囵吞枣 庖丁解牛 起死回生 患得患失

庸人自扰 拔苗助长 惊弓之鸟 滥竽充数

愚公移山 买椟还珠 狐假虎威 爱屋及乌

打草惊蛇 破镜重圆 才高八斗 一毛不拔。

2、迎刃而解 毛遂自荐 八仙过海 一鸣惊人

纵虎归山 世外桃源 项庄舞剑 下笔成章

天衣无缝 呆若木鸡 怒发冲冠 鱼目混珠

乐不思蜀 班门弄斧 走马观花 后来居上

狼狈为奸 半途而废 得意洋洋 望梅止渴

塞翁失马 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凿壁借光

骄兵必败 磨杵成针 入木三分

呕心沥血 才高八斗 伯乐相马。

Ⅲ:来源寓言故事的成语

1、守株待兔:守是 守候、等候 的意思 , “株”是指 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2、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3、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4、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5、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6、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7、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8、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9、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10、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11、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12、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13、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14、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15、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16、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17、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18、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19、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20、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21、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22、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Ⅳ: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1、指鹿为马:秦朝二世皇帝的时候,丞相赵高想造反,怕别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试验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就暗中把说是鹿的人杀了。

2、叶公好龙:古代有个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

3、鸡鸣狗盗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被秦国扣留。他的一个门客装做狗夜里潜入秦宫,偷出本已献给秦王的狐白裘献给秦王的爱姬,才得释放。孟尝君深夜到函谷关,城门紧闭,他的另一个门客学公鸡叫,骗开城门,才得脱险逃回齐国。

4、掩耳盗铃: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中了一口大大的钟。这个人想要把它敲碎拿走,但是敲击是有声音的,于是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就听不见了。结果在他敲钟的时候,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5、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

Ⅴ: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一、刻舟求剑

白话释义: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出处:《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翻译: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二、守株待兔

白话释义: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朝代:汉

作者:王充

出处:《论衡》:“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翻译:就像守株待兔一样;藏身于破置的小路

三、画蛇添足

白话释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出处:《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四、叶公好龙

白话释义: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朝代:汉代

作者:刘向

出处:《新序·杂事》叶公好龙

翻译:据说古代有个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

五、狐假虎威

白话释义: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朝代:明

作者:凌濛初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狐假虎威只怕被别人~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