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谷雨节气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2、谷雨节气的习俗:
(1)祭海:谷雨时节海水回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旧时海边,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
(2)摘茶饮茶: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
(3)食香椿: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的说法。
1、寒潮散去,在即的谷雨预示着春末的到来。好在在这个春天的尾巴里,有着花开似锦的海棠。花未开时,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开后则渐变粉红,有如晓天明霞。清风徐过,清香四溢,难怪苏东坡也为之倾倒,留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名句。
2、海棠花(学名:Malus spectabilis (Ait.)Borkh):乔木,高可达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幼时具短柔毛,逐渐脱落,老时红褐色或紫褐色,无毛。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边缘有紧贴细锯齿,有时部分近于全缘,幼嫩时上下两面具稀疏短柔毛,以后脱落,老叶无毛。花序近伞形,有花4-6朵,花直径4-5厘米;萼筒外面无毛或有白色绒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急尖,全缘;花瓣卵形,长2-2.5厘米,宽1.5-2厘米,基部有短爪,白色,在芽中呈粉红色。果实近球形,直径2厘米,黄色。果期8-9月。
3、素有“国艳”之誉。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多生长在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平原和山地,可以人工引种栽培。
1、玉米。祛湿食物:玉米性味甘平,健脾开胃,利水通淋。适合患有水肿及淋症的人士。
2、洋葱。祛湿食物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3、马齿苋。祛湿食物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4、草莓。草莓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帮助消化的功效,与此同时,草莓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春季人的肝火往往比较旺盛,吃点草莓可以起到抑制作用。
5、香蕉。香蕉是淀粉质丰富的有益水果。味甘性寒,可清热润肠,促进肠胃蠕动。春季天气干燥,人也容易上火导致便秘,此时吃一些香蕉有助于排便通畅。民间验方更有用香蕉炖冰糖,医治久咳;用香蕉煮酒,作为食疗。
1、春旱:淮河流域是江南春雨和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的,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的,春雨急剧减少。谚语云:“清明谷雨雨常缺”的,意思是说的,在这两个节气期间的,雨水紧缺。谷雨期间的,海南岛、川西、广西西部、西北、华北的人们更加渴望雨水的,一般年景的,晴天多、日照强、蒸发大、多风沙、空气干的,此时的雨水更是贵如油。
2、大暴雨:进入谷雨节气,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也就进入了一年一度的前汛期。
3、强对流天气:谷雨前后,一般4~8月是一年中强对流天气的高峰期。进入5月,在南方的许多地区,局部的雷暴、冰雹、狂风、龙卷等灾害性天气会明显增多。防雷、防雹、防风提上日程。
1、谷雨天,忙种烟。
2、谷雨有雨棉花肥。
3、谷雨有雨好种棉。
4、谷雨种棉家家忙。
5、过了谷雨种花生。
6、苞米下种谷雨天。
7、谷雨前后见家吉。
8、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9、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10、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11、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12、谷雨前结蛋,谷雨后拉蔓。
13、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
14、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15、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16、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
17、谷雨节到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
18、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19、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20、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21、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22、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