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望天门山》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意思:
天门山峦中间的长江之水犹如巨斧将其一分为二,从东边流转到此地的碧绿色江水也没有回旋。只见两岸青山相对而出,一叶孤舟自远方日边缓缓驶来。
3、《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古诗是诗人初出西蜀,途径天门山的长江流域时见风景壮阔,有感而发所作。全诗所描绘的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前两句主要写了天门山峦和长江汹涌的雄壮奇观,后两句主要写了诗人乘舟渐渐行远是所见的浑阔茫远景象。这首诗虽仅有二十八个字,但却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异常壮阔、雄伟非常、气势恢宏,且色彩亮丽的山水图景。诗中所描绘的山水景物仿若跃跃欲出,让人读起来觉得心胸豁然开朗,诗中有画,意蕴非常。
1、原文
《王翱秉公》
王翱〔明代〕
王翱一女,嫁于畿辅某官为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妻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何吝者?”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2、译文
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的一个官员为妻。王翱的夫人非常疼爱女儿,每次要女儿回家,女婿坚持不放走。他愤怒地对妻子说:“你的父亲是选拔官吏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做官,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亲。况且调动我轻易得就像振落树叶,有什么可吝啬的呢?”于是女儿将想法告诉了母亲,夫人在当天准备了酒菜,跪着禀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气,拿起几案上的器具打伤了夫人,出门去,坐马车住到朝房里,十天后才回家,女婿最终没有被调职。
1、全诗原文如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翻译:经历过千锤万凿石灰石才从深山中出来,熊熊烈火燃烧在它看来就是寻常事,即使是粉身碎骨也没有丝毫害怕,一定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这人世间。
3、简析:第一句中的“千锤万凿”形容石灰石开采的困难,要经历千万次捶打才能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第二句诗是烧炼石灰石的过程,必须经历烈火焚烧,“若等闲”一句还象征着男鞋仁人志士面临的各中严峻的考验。第三句中“粉身碎骨”形象地写出了石灰石变成石灰粉的样子,“全不怕”展现了诗人大无畏的勇气。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诗人直抒胸臆地吐露出要做清白人的决心。
1、《登岳阳楼》:
(1)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2)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2、白话译文:
(1)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我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2)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夕阳下小舟悠悠游过,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晚秋的景色,看日落君山。往北边可以看到白色的草,往南边可以看到红色的枫叶。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