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方法如下:
1、如果你有学生专用的那种计算机,可以用计算器,使用shift+sin键,写上1/3,再按等于键就可以算出a是多少了。
2、如果用的是电脑的计算机,选择开始—程序—附件—计算器,打开计算器后,点击“查看”选择“科学型”。在出现的科学型计算器里,有一个Inv,把前面的方框勾选,用于执行副功能,再依次输入:1 / 3 = sin,即可得到结果。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f =μN ,式中的μ叫动摩擦因数,也叫滑动摩擦系数,它只跟材料、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注意跟接触面积无关;N为正压力。
2、滑动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而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阻碍着它们之间相对滑动的力。
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而不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可作为动力也可作为阻力。
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摩擦,称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1、计算有限个数的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是:把所有的同类数据按照大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中间那个数据就是这群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那2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这群数据的中位数。
2、中位数是以它在所有标志值中所处的位置确定的全体单位标志值的代表值,不受分布数列的极大或极小值影响,从内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位数对分布数列的代表性。
1、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为a、b、c。三角形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特殊的三角形中,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腰长*2加上底的长度。
3、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边长*3。
4、直角三角形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1、通过做平行线把原有的梯形分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如果过原点的直线第一象限的等角平分线,可以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梯形的两底的长度和高度,并且结合梯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3、反比例梯形的特点:梯形的两底之和×高=梯形的面积×2(一定),是乘积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