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赏月:这一条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十五的月儿圆又圆,正是赏月的大好时间。在唐宋时期更是文人骚客显示自己艺术造诣的时候,更是有很多文人因圆月寓意团圆而写下了流传于后世的名句,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
2、猜灯谜:猜灯谜可以说在很多盛大节日时都有。古人会把谜语贴在挂起的灯笼上,让人猜谜底。一般青年男女比较好这口,说不定就在灯会上碰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在一些影视剧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给人的感觉有点像相亲大会。
3、吃月饼:吃月饼就是在现在还是一直盛行,在中秋吃月饼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如果在中秋不吃月饼,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不过现在的月饼馅料也是种类繁多,不再是古代的五仁馅了。
4、赏桂花、饮桂花酒:到了中秋节的时候,正常的桂花树都已盛开,距离很远都能闻到桂花的香气。所以在中秋节赏桂花、饮桂花酒在古代也是一种习俗。除此之外还有使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物、糕点。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3、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来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历史发展,后来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所以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2、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3、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1、中秋佳节月儿圆,圆出全家聚一堂;桂花散香飘祥瑞,嫦娥送福美万年;愿你福圆满家园;花好月圆人团圆;事业顺利步步高,阖家幸福永平安。祝你中秋节快乐!
2、清风送去了我的祝福,明月带来了我的问候,流星记载了往日的故事,玉兔留下了永恒的吉祥。祝你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
3、八月中秋月儿圆,对着嫦娥表思念,心中的人啊你可看见,嫦娥也在默默祝愿,愿你生活比蜜甜!
4、今年中秋节不送礼,发条短信祝福你,健康快乐唱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还有让我告诉你,财神已经跟随你,钞票珠宝都给你,幸福人生属于你!中秋假日快乐!
5、月儿圆圆挂天边,荷叶圆圆水中间。梦想圆圆都实现,成功圆圆舞翩跹。快乐圆圆永不变,祝福圆圆情无限:中秋花好月又圆,幸福与你两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