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禁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又称麦加大清真寺、麦加清真寺、大清真寺、麦加穆斯林禁寺。坐落于沙特阿拉伯境内山峦环抱的谷底―麦加城中心,是全世界穆斯林礼拜朝向的克尔白天房所在地。
2、禁寺是对阿拉伯语买斯志德·哈兰姆一词的意译,又称“禁寺”,是《古兰经》(17: 1)对圣寺的称谓。在穆罕默德时代,为了保护麦加天房,使之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犯,将克尔白天房四周划为禁地。
3、规定非穆斯林不准进入,禁地内不准狩猎杀生、斗殴和一切邪恶异端行为,因此,圣寺有了“禁寺”之称。
1、世界上最大的苹果产地是在日本青森,此处遍布森林,是该国家自然环境最为优越的地方之一。当地的人们用自己的爱心,智慧培育出让世界惊叹的青森苹果。另外,此地也是富士苹果的发祥地,现富士苹果在我国也被广泛栽种。
2、世界上最大的苹果是世界一号苹果,具体是产自日本青森的一个品种,价格也是最昂贵的,有的一个苹果就可达到几百元。一般每个苹果的重量都在500克以上,最大的能达到两三斤。
3、很多都会觉得它的口感应该不太好,而实际恰恰相反。它的气味非常诱人,外形比较圆润。果浆是白色的,爽脆多汁,口味非常甘甜,非常受欢迎。
1、世界上最大的蚊子是华美巨蚊,也是一种食肉性的蚊子,也称为“象蚊子”,其幼虫阶段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和其他蚊子的幼虫一样,在水中生活。成年后的巨蚊,以花蜜为食,摄取的的能量主要依靠花蜜,像不像蜜蜂,它们也帮助植物授粉。雌性巨蚊不像其他蚊子产卵需要吸食血液,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都不以人类或其他动物的血液为食,偶尔会以蜜汁、树液、腐烂水果的汁液和其他容易获得的糖分为食。
2、华美巨蚊最早原产于澳大利亚,在一些沿海地区都有分布,栖息在沿海的森林中,在树木、水坑和其他有水的地方繁殖。在一年的暖和的季节,成年的雌性巨蚊会将卵,就是蚊子幼虫,放在有水的花盆里,附近的居民区的花园里,会看到巨蚊忙碌的身影,如果偶尔跑进了居民的房子里,人们会惊讶,认为是很大的吸血蚊子。
3、雌性和雄性的巨蚊有区别,雌性个头大一点,雄性有羽状触角,雌性一般可以长到4厘米,腿上有白色的条带物,白天很活跃。幼虫很大,大约是普通蚊子幼虫的10倍,大多数蚊子幼虫是滤食性动物,巨蚊幼虫是可以抓食和咀嚼的。
4、目前华美巨蚊以小的,携带疾病的蚊子幼虫为食,专家正在考虑投放一批巨蚊幼虫,帮助对抗疟疾和登革热等以蚊子传播的疾病,这个角度看,它们是益虫了。
1、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 (面积:4583平方千米)。
2、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3、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
4、形成原因: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
5、境域变化: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乾隆时减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20公里处有古湖堤遗址;距湖东岸25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原在湖滨。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约100米。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公里。
6、地理环境: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位于东经99°36′~100°16′之间,北纬36°32′~37°15′之间。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离西宁约200公里。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48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8平方公里,为淡水。
1、肯尼亚被赤道穿过,位于东非高原上,气候温和湿润,四季鲜花怒放,其首都内罗毕被称为“阳光下的花城”,肯尼亚是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
2、肯尼亚:肯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enya)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国土面积的18%为可耕地,其余主要适于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