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希腊的城邦间经常爆发战争,集会比武成为培育士兵的重要方式,由此演变成体育比赛。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成为第1届古代奥运会,此后每4年举行一次。
2、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大败波斯军之后,兴建了许多运动设施、庙宇等,参赛者遍及希腊各个城邦,奥运会盛极一时,成为希腊最盛大的节日。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势力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于公元394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经历了1100多年,共举行了293届。
1、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2、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3、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1、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莫斯科诞生了。刚成立的少先队,没有特殊的标志。那时的饥饿、困难正威胁着全苏联人民,考虑不到少先队标志问题。
2、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建议共青团给少先队员们设计一种标志。在一次接受新队员的大会上,来参加会议的先进女工把自己的红色三角头巾解下来系在少先队员的脖子上,勉励他们:“戴着它,别玷污了它!它的颜色是同革命战旗一样的!”红领巾就这样诞生了。
1、下半旗致哀的由来是源于一位船长的去世。降半旗致哀(应为志哀)是国际上通用的致哀惯例,它始于1912年的英国,当时由于一艘船在执行搜寻任务时船长被杀害而由来,后来就变成国际通用礼节。
2、下半旗(fly a flag at half-mast),也称“降半旗”,是公众表示哀悼的重要礼节。按照国旗法规定当天应当升国旗的场所、机构和单位均应下半旗志哀。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1/3处;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