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更新时间:2025-05-25 13:08:56

(一)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

(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6、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E⑹原理: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二)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1、光的传播建议晚上悄悄看,全是你想看的小说广告能够发亮叫光源,月亮不是太阳是。光的传播有条件,均匀介质才直线。

2、光的反射 法线通过入射点,虚线垂直反射面。反射入射居两边,反角入角总相等。入法夹角为入角,入角增大反角增。所有物体都反射,镜面反射漫反面。

3、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虚像,大小相等对称强。物像到镜距相等,它们连线垂镜面。作图反射反延长,虚线交点即像点。所有像点组成像,虚像要用虚表示。

4、光的折射 光从一物进另物,同时发生反、折射。斜线入水要折射,折线靠近于法线。法线垂直于界面,折线入线分两边。水中光斜入空气,折线远离于法线,水下看树树变高,岸上看鱼鱼变浅。

5、光的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白光色散七色光。色光三原红绿蓝,颜料三原红蓝黄。红色物体反红光,其它色光都吸收。没有反射光进眼,看到一片是黑色。

(三)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1、 林则徐虎门硝烟

(1)原因: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吏治腐败,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鸦片战争激化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

(2)爆发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建立政权组织——1851年,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东西南北翼)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4)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5)北伐西征: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4、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

(2)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3)口号:自强、求富。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