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贪不得胜,无理过分的贪着会使全局失去平衡导致失败,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道理。因拼命抢空而被对方逆转,或因营救残子而大龙遭难的经验教训想必够多了吧。之所以下出贪着、无理之手,追根导源是对局时思路不正所致。若是心中时常想着全盘的平衡,便不会拘泥小处下出贪而无理之着。
2、入界宜缓,指对方的势力圈。缓,即平稳缓慢之意,在对方势力圈内应避免激战,不宜过于深入。
3、攻彼顾我,自己立足末稳,即欲攻击对方,这样反而会露出破绽。放攻敌必先安己。这也是一句简明易懂的格言。攻击时穷追不舍,曾几何时自己也落得个满身创伤,我想这种经验教训凡棋手皆曾有过。以一手棋的代价补强自身弱点,这本有稍缓之嫌,但围棋有着它令人难以相信的特点——起步慢者后劲足。说穿了这也是极其平常的道理,起步稍缓相对来说,毛病也少得多。反之,快速争抢地盘就势必出现漏洞。站稳脚根,缓缓而进,一旦进入攻势可无忧无虑地发起进攻,即将来有飞跃的可能性。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棋下得厚实未必就一定比占地迅速来得强。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厚势把对方先占的地域追回,那就会输棋。所谓攻彼顾我,达对棋手也有一个如何充分利用厚势的技术要求,还需杜绝缓着的出现。
4、弃子争先从全局出发,舍弃残子,抢占要点。这句话其实也并无奥妙之处,但对局者往往难以跳出局部利益的框框。
5、舍小就大舍小就大,这个道理路人皆知,但关键在于如何辨别大小。辨别大小的感觉如何,大概和对局者的对局频率是成正比的。不仅在收官阶段需要计算大小,序盘和中盘阶段也需计算大小,不过这种超越实际讨论范畴的大小观只能通过实战来认识。一局棋从开局至终局从广义上来说每一着棋都要衡量其价值之大小。以实空计算大小这并不难,如果计算实空便能解决问题,围棋就不会那么深奥莫测了。只有综合分析棋子的强弱、厚薄、根据(即眼形),以及攻防等各方面因素,才能正确估计一步棋的大小。
6、逢危须弃,遇到危险,就要毫不吝惜地弃子,如果包袱越背越重必然会遭致全局的危机。弃子必有所得,逃孤必有所失。弃子之后将来可见机行事而逃孤可能负担越来越重,危及其他。因此逢危须弃子。
7、慎勿轻速,下棋需先将自己的棋形下好,切忌盲目争先。“轻速”二字似乎有多种解释,以上是我对此二字的理解。围棋十诀是开导棋手如何注意棋形,并非谈论精神状态,因此我认为“轻速”是指盲目争先。这句格言提醒对局者不可满盘乱窜,到处觅食,而应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形状。
8、动须相应,对方兵来,我方将挡,在气势上—定要压倒对方。这是围棋十诀中最难理解的一句,我试将此句作以上解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方如挑起战端,我方也应作出相应的回击。若是稍有解怠,被对方在此连下几步就不好办了,围棋是每方一步交替进行的竞技,因此在重大的战斗中必须严阵以待,回击对手。
9、彼强自保,如果对方势强,就应巩固自身,将棋下厚,切勿靠近对方厚壁。避实就虚,这是一个基本常识,从政治斗争到小孩打架都无例外。围棋起源于战争的游戏,同时,正因为围棋包含着露骨的为生存而战的内容,在当今世界上,围棋是富于魅力的。
10、势孤取和,孤身处于对方的势力圈中,应力图避免交战,保全自身。这和“入界宜缓”十分相似。
1、围棋的眼就是气:在棋盘上与棋子紧紧相邻的空交叉点,单独一个棋子的气数不超过四气,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连的棋子则可以有四气以上。在对方棋子的活路上落子紧迫,称为“紧气”。让自己的棋活就就有气,就得做眼。眼是己方棋子围成的“内气”,它既是己方获得的“空”,即地盘,同时也是己方棋子赖以生存的一种特殊条件。
2、一块棋做眼的原则是一眼死,二眼活。
3、一块棋看起来有很大的眼,但是实际上它还没有活的时候你可以放到里面,去杀它,比如刀五、梅花六、方块四、丁字眼,这样就能放,而且把它杀死。
4、围棋中的“眼”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大“眼”可容十几至几十口“气”,最小的“眼”也有一口“气”。一般情况下,孤立的一块棋有了两个眼,就彼此呼应,让对方再也无从攻击,从而确保了自己在棋盘上的绝对生存条件。
1、选择较大的青鱼,去头去尾,从中切开,剔骨去刺;
2、鱼肉剁碎,放入适量葱、姜、料酒、盐、花椒,一点蚝油,将洗好切碎的韭菜和鱼肉拌匀,馅料的制作就完成放一旁备用;
3、面粉加水和成光滑的面团(水与面粉的比例控制在1:2),盖上醒30分钟以上;
4、把醒好的面团再次多揉揉,搓成长条,分成小剂子压扁,擀成中间厚边薄的小饺子皮,加上肉馅,包成饺子形状;
5、锅里加半锅清水,大火烧开后下饺子,盖上锅盖煮开,水开后加半碗清水进去,再盖上锅盖煮开,如此反复两2次,煮熟捞出即可。
1、定点停车的关键是兼顾好前后、左右的方向与距离,同样可借用参照物。即设定车身上的一个固定点,与考场上的某一物体对齐。比如,以右车门内的车窗按钮,对应坡道右边某一棵树,一旦两者对齐,就马上停车。
2、坡道起步最怕熄火、倒溜,要注意三个步骤。首先是轻带油门,慢松离合器;其次是一旦感觉车子已有向前的动力,就应松手刹,同时略加油门;最后是车子一经起步,就慢慢松开离合器。
3、上坡前,视坡度适当加速,车辆距离标杆十五米左右换入一档,向右打方向(一方轮),当看到车头的中间压到边线,这时车辆距离标杆5米—7米左右,向右回方向(二方轮是一方轮的两倍)。当看到车头的中间离边线10厘米左右,这时车辆距离标杆1米左右,向右回正方向(三方轮)即可保持车辆右侧距离边线30厘米以内。当车头完全遮住最前边的横线后踩下离合器,让车辆的惯性自然减速上坡,等到标杆到达车头右角时,开始逐渐制动减速,当看到车头超出标杆10厘米左右时,将制动踩到底,既可保持前保险杠与标杆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