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心目中的英雄——海伦·凯勒。
2、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她,是我心中的英雄。
3、起先,海伦.凯勒是幸福的,她拥有爱她的家人和她爱的阳光。
4、但,在一场高烧过后,在那个清晨,上苍拿走了她的幸福。轻轻的,悄悄的,坚决,残酷。海伦只拥有19个月的光明和声音。她还那么小,那么需要爱与关怀……仿佛她的世界还没有完全展开就已安静的关闭了。
5、海伦有无数个理由理直气壮地成为父母的负担,理直气壮地以一个残障人的身份享受整个社会给予她的优待。她本可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管,还可以依靠任何一个可以依靠的人。一切都因为上苍拿走了她的幸福,她就有理由用享受照顾来回敬不公平的命运。
6、但是,拿走了幸福,并不等于拿走了希望,她紧紧握着希望……
7、在海伦6岁零9个月的时候,也就是1887年3月3日。上帝给海伦带来了另一种幸福,他给海伦带来了一名天使--安妮。莎莉文,海伦的家庭女教师。似乎从莎莉文老师走进海伦的生活那一刻起,海伦就注定被世人记住,崇拜。
8、每天,莎莉文老师都不断地在海伦手上拼写单词,让海伦认字。等到海伦掌握的差不多了的时候,她又让海伦触摸自己的嘴唇和面部表情,还让海伦感受应发出声音而产生的轻微震动……
9、终于,安妮。莎莉文成功了,海伦.凯勒在她的教育下考上了哈拂大学,后来又成为了一名作家,还和老师一起在美国巡回演讲。她把自己的那份不屈,顽强,执著和爱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10、英雄,不一定要经过刀枪、血雨;英雄,不一定要毅然的选择死亡;就像她,用不平凡的生命铸就了那不平凡的英雄。
1、学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作者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和平安乐,与世无争的如梦幻般的世外桃源,勾起了我们心中对桃花源的无限向往。那么,就来看看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吧。
2、桃花源外,有一大片桃花林,每一棵桃树都是一模一样,还是一个阵法,这个阵法是桃源人为了守护桃花源,不让外人来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而设下的。
3、桃花源的入口在桃花林尽头的一座山上的洞中,如果不仔细看,是很难发觉得,因为在洞口处有不少高大繁茂的树木像个士兵一样守卫在洞口,洞口顶处还垂下了很多粗壮的藤蔓掩护着。
4、桃花源的入口很狭窄幽暗,但是,出口处却宽阔明亮。
5、桃花源中,有开阔平旷的土地,人们的房屋都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在肥沃的良田中辛勤耕作的成人们,也有在美丽的池塘边,高大的桑树上,青翠的绿竹蒡嬉戏打闹的孩子们。
6、田地中的小麦、水稻、高粱、玉米则像军队般整齐地站在一旁看着过往耕种的人们。在田垄上盘杂交错的田间小路蒡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在较宽的路边,则种了一排柳树,那一条条细如丝带的柳枝,随着微风,翩翩起舞。
7、池塘中,睡莲、芙蓉花亭亭玉立,不少姑娘划着小船,去采莲子。还有一群老者坐在池边,手持鱼竿,坐着一个小竹凳,闭目凝神,静待鱼儿上钩。
8、人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勤劳乐观,不会歧视任何人,也没有人让他们歧视,他们这儿,晚上睡觉可以连门都不关,谁要是丢失了什么东西,大伙儿一起帮他找,找到为止。谁家里困难了,就会有人送上一些米酒、蔬果肉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村里有免费的书塾和教书先生。要是去看大夫,家里困难了,大夫还不收钱,反倒送你些米食呢。
9、这样美好的生活环境,有谁不会向往呢。
有人说,老师像蜡烛、点燃自己,照亮他人;有人说,老师像园丁,用知识溉灌我们这些树苗。而我觉得,老师像我的妈妈,她总是无怨无悔的把我不懂的知识慢慢地讲给我听,仿佛她就是我的条生母亲。
光说大话你可能不相信,听了这件事情你就会相信了。
四年级的时候,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抄写黑板上的重点,好不容易抄完了,老师却说:“写完了就背,背完了背《习作与阅读》。”听了之后,教室里便传来一阵唉声叹气:“不要,哇—”“天呀一”“啊一”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也不例外。开始背时,我一想到还有这么多的内容,心里便着急起来。刚开始,我还一直坚持在背,可是,过了一会儿,我便坚持不下了——实在太多了。怎么办才好呢?我便想如果偷一下懒,一定会快许多的吧。我便趁没有人看我,就迅速抽出《习作与阅读》,坐在座位上有模有样地读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老师好像察觉到了什么不对劲,便下来观察一下,谁知,真把我逮到了。我正在那儿背着,老师走到我跟前,看了看,问我”你背完了吗?”“背完了。”我的心怦怦直跳,“给谁背的?”“刘梁资悦。”听到老师还在不依不挠地接着问,我的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了。老师问:“刘梁资悦,她给你背了吗”“没有。”刘梁资悦干脆地回答。我想:一定又得按、挨顿批了。可没想到,老师只是心平气和地对我说“焦怡睿希望你以后不再骗人好吗?”我惭愧地低下头:“嗯。”
从那以后,我就努力改正自己这个缺点,五年级直至现在,我几乎不再偷懒、撒谎,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突地地做好自己的事。这些进步,都是老师那句和蔼亲切的话而引起的。
我感谢我的老师,我爱我的这位母亲。
亲爱的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
正是“抗疫时期”,请允许我——一名普通的小学生向你们深深地鞠一个躬,并说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一个月前,“新型冠状病毒”突然降临中国,并且迅速大规模扩散。很快,很多人都不幸染上了这种病。两百余人死于它的魔掌之下。而你们——这群“白衣天使”却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不怕危险,全力奋战在疫情一线。有的瞒着家人主动请缨走上战场,有的连续密封8小时睫毛凝霜也不下火线!十几个小时,穿戴口罩和防护面罩压下脸落下深深印记!令世人感动不已……
截止到目前为止已有1万多确诊病例,可是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你们不停地奋斗着,不停地治病救人……
正是因为你们的奋不顾身,才为十几亿中国人民筑起了防护的堡垒。谁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谁都有难以割舍的亲人,你们舍小家,顾大家!你们的行为让我深受感动!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能做的只有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成为像你们一样的人,报效祖国!
敬祝你们:
平安!健康!
早日凯旋归来!
你们的崇拜者:***
孔子是我们都敬重的伟人,他知识渊博,意气风发,是我们敬仰、敬佩的著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孔子出生于没落的鲁国贵族家庭,幼年丧父,家道中落,饱经人生苦难。但他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尊师重道,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多人,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历史上有七十二贤人之说。
在这段时间对孔子的了解和认识中,我更深的走近了孔子,走近了这位圣人的思想。
在那个群雄争霸的时期,孔子主张各国君主以德治国,触犯了很多人的权利,因而才能一直没能得以发挥。在他五十五岁时,带领他的一批学生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在各国的民众中赢得了好评,创立了儒家学派。他把仁和礼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主张有教无类,晓得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即为中国的现代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说明了孔子思想的先进性,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鲁国的老人,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的方略施展而奋斗的伟大先贤,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同时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二千五百年的时光弹指一挥,孔子的思想却永远东立,并已走向世界!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一定要信守孔子的思想,把孔子的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