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较大数和较小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相互比较,大的是较大数,小的是较小数。
2、最初,人们表示小数只是用文字,直到了13世纪,才有人用低一格,如8.23记做,左边的表示整数部分,右下方表示小数部分。
3、古代,还有人记小数是将小数部分的各个数字用圆圈圈起来,例如:1.5记做1⑤,这么一圈,就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来了。这种记法后来传到了中亚和欧洲。
4、公元1427年,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又创造了新的小数记法,他是用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开的方法记小数,如3.14记做3 14。
5、到了16世纪,欧洲人才注意小数的作用。在欧洲,当时有人这样记小数,如3.1415记做3⊙1①4④1①5⑤。⊙可以看作整数部分的分界标志,圈里的数字表示的是数位的顺序,这种记法很有趣,但是很麻烦。
6、直到公元1592年,瑞士的数学家布尔基对小数的表示方法作了较大的改进,他用一个小圆圈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割开,例如:5。24……数中的小圆圈实际起到了小数点的作用。
1、一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只有1个数字,包括0。例如:3.0是一位小数;2.3是一位小数;0.5是一位小数。小数点的后面有几位就是几位小数。3.00是两位小数,2.785是三位小数。
2、写法:整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前,小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后,中间用小数点隔开。
1、适量穿着。高跟鞋虽美,但是不宜每天都穿。长时间穿着高跟鞋,会挤压脚部,增加脚部疲劳,还会增加头部各部位的压力。可以选择和平底鞋交替穿着,或者隔天穿都可以。
2、调整走姿。走姿是最考验各位爱穿高跟鞋的美女的了,如果走姿不对,高跟鞋会把身体的不好看的姿态放大。所以女士穿着高跟鞋时,一定要挺胸抬头,保持平衡,逐渐找到挺拔的感觉。
3、鞋跟不可过高。穿鞋跟过高的高跟鞋,会直接伤害你的大脑。而且本身人在穿高跟鞋时身体就是一个前倾的状态,身体为了保持平衡要动用肌肉以及跟腱的力量来维持。跟越高,人费的力气就越多。所以鞋跟太高,会伤害自己。
4、不适部位及时调整。鞋子虽有大小号码之分,但都是同一模板做出。可是穿高跟鞋的脚,却是什么形状都有。所以脚难免要适应鞋子的模样。遇到穿着不适,磨脚挤脚的情况,一定要及时修整鞋子,否则受罪的只能是自己的脚。
5、选择方跟坡跟鞋。方跟、坡跟的高跟鞋,相对于细高跟的高跟鞋来讲,要舒服的多。所以建议用方跟、坡跟的代替细跟的。
6、发育期不宜穿着。十几岁的女孩不建议穿高跟鞋,因为身体仍处在发育期,骨骼还在生长。穿着高跟鞋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所以不建议在发育期穿着高跟鞋。
7、注意脚部保养。一天的穿着过后,应该泡脚,或者进行足部按摩。经常按压脚底,对血液循环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