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4、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李颀《古塞下曲》
5、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容减一分。——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6、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杜甫《曲江对雨》
7、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8、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9、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汪遵《乌江》
10、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李白《从军行》
11、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李白《战城南》
12、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杜甫《悲青坂》
1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5、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16、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李白《古风·其十九》
17、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陈与义《送人归京师》
18、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1、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2、干戈载戢:干戈:古代的兵器。指武器。载:虚词。戢:聚藏。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
3、揭竿而起:揭:高举起,竿:旗竿,代旗帜,原形容秦末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时的情况,后即指武装起义。
4、白骨露野: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5、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6、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7、来好息师: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8、有勇无谋: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9、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10、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11、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12、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13、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14、刀枪入库: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15、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16、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17、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18、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
19、矢石之难: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的武器。难:不幸的遭遇。指战争中的危难。
20、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21、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22、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23、烽火四起: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24、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25、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1、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____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____岳飞《满江红·写怀》
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____杨炯《从军行》
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____陈陶《陇西行四首》
8、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____王维《老将行》
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1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