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神降临、收割、法术伤害。司马懿在短暂的蓄力后向指定地点冲击,造成法术伤害;释放技能激活影牙,将普攻替换为巨大的镰刀攻击,持续4秒。
2、顺风连招:3+A+A+2+A+A+1+A。在顺风局很大优势的情况下,抓单时这套连招就显得游刃有余,其实就是基础连招中多加如普攻。打出巨大镰刀带来的伤害。这样既能节省能量损耗也能打出所需伤害,毕竟司马懿是依靠其他英雄的技能来“发电”的。
3、对战连招:3+A+2+A+1+A。这套连招适合一打一的情况,输出效果非常不错,一套技能能秒掉一个法师英雄,三技能位移敌方英雄身边,使用普通打出幽影之牙的伤害,二技能打出伤害,恢复自身的能量,普通攻击打出幽影之牙。一技能用来再次打出伤害,普通攻击打出幽影之牙,或者敌方英雄有闪现可以在三技能与二技能打出伤害后,敌方闪现,用一技能来追击,或者是自己逃跑。释放技能后4秒内挥出多少次普攻就能打出多少次幽影之牙。
1、前期装备:第一件选择急速战靴可以增加攻速;噬神之书大大提高吸血效果,并且增加续航能力。
2、中期装备:痛苦面具减少技能cd,并且增加法穿输出;辉月对于需要近身的司马懿来说非常重要,是提高容错率的装备。
3、后期装备:大帽和法穿杖自然是后期输出必备的装备。
4、司马懿输出来源于技能后的强化普攻。
1、司马师。
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
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早年与夏侯玄、何晏齐名。高平陵之变后,以功封长平乡侯,旋加卫将军。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次年升为大将军。后,他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使其各有职掌,朝野肃然。司马师也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曾用计于新城之战击溃吴国诸葛恪的大军。
嘉平六年(254年),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人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郭太后废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亲自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回师途中病死,时年四十八岁,谥号“忠武”。后被追尊为晋景王。西晋建立后,被追尊为景皇帝,庙号世宗。
2、司马昭。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
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年五十五,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3、司马伷。
司马伷(zhòu)(227年-283年6月12日),字子将,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西晋宗室、将领,晋宣帝司马懿第三子,伏太妃所生。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的同父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父。
司马伷少有才气,在曹魏历任宁朔将军、散骑常侍、征虏将军等职,先后受封南安亭侯、东武乡侯,五等爵制建立后,改封南皮伯。西晋建立后,获封东莞郡王,入朝任尚书右仆射、抚军将军,出外拜镇东大将军。后改封琅邪王,加开府仪同三司。西晋伐吴时,率涂中,孙皓向他投降并奉上玉玺。战后因功拜大将军,增邑三千户。
太康四年(283年),司马伷去世,年五十七。谥号“武”,世称“琅邪武王”。著有《周官宁朔新书》八卷,今已亡佚。
1、虽然说官方定位司马懿是刺客法师,但是这个英雄的普攻伤害却是物理伤害,所以用暴击攻速流也是可以的。
2、纯法伤司马懿出装是:博学者之怒+回响之杖+痛苦面具+巫术法杖+血书+辉月。
3、纯物理司马懿出装是:无尽之刃+闪电匕首+暗影战斧+碎星锤+攻速鞋+破军。
司马懿做物理输出装,虽然技能伤害大大减少,但是攻速和暴击却不容小觑,一套连招下来伤害也是盾山都扛不住。司马懿的攻速和暴击,适合普攻输出,适合技能预判不准的玩家用,攻速和暴击的伤害,弥补了技能伤害的不足!